
08年以来陕西GDP各监督累积增速
华商网讯 (记者 王甲铸) 2009年陕西全省经济总量达8186.65亿元,增长13.6%,新世纪以来连续8年保持两位数增长,经济总量超过山西位列全国第17位,人均GDP达到3181美元,陕西经济成功从2009年——陕西经济社会发展最困难的一年中走出,站到了一个新的起点上。
相关新闻:2008年陕西GDP增长15.6% 连续7年高增长
2010年1月21日陕西省人民政府召开新闻发布会,陕西省统计局新闻发言人、副局长张晓光向媒体通报了2009年陕西国民经济运行情况,并回答了华商网等媒体记者的提问。
陕西2009年GDP 8186.65亿元 人均GDP站上3000美元大关
初步测算,2009年全省经济总量达8186.65亿元,增长13.6%,比上半年和前三季度分别加快1.8和0.7个百分点,新世纪以来连续8年保持两位数增长,人均人均GDP达到3181美元,成功站上3000美元大关。
张晓光副局长介绍,因为受国际金融危机影响,2009年是陕西经济社会发展最困难的一年,但是GDP依然实现了两位数以上的增长,并且高出全国8.7%的增长速度,主要依靠工业和服务业的全面增长拉动,增长提速、效益提高、结构提优。2008年陕西GDP总量超越广西,2009年又成功超越山西,在全国位居第17位。
“1978年陕西人均GDP187美元,到2004年突破1千美元大关用了26年时间,而从1千美元到3千美元则只用了5年时间,实现了巨大跨越,由此看来陕西GDP总量过万亿指日可待”,张晓光认为,发达国家的实践表明,人均3000美元是经济发展的分水岭,经济社会将进入一个加速发展的时期,同时也是一个重要的战略机遇期,第三产业比重开始上升,进入消费主导、服务业推动的经济社会,服务业比重将超过50%,另外发展动力也将发生变化,技术创新将成为重要推动力,同时也将出现由中小企业主导进入大型企业主导的企业格局。
工业产值占GDP半壁江山 四因素促使工业生产持续回升
受国际金融危机及资源类产品价格波动的影响,年初我省工业急速下滑,在省委省政府保增长措施带动作用下,增长速度逐月回升,2009年全省规模以上工业实现增加值3288.24亿元,增长14.8%,其中10、11、12月当月增加值分别增长22.3%、28.6%和25.2%,均高于上年同期水平。全年完成工业产业4312.11亿元,占据全省经济总量的半壁江山,增长14.7%。
张晓光介绍,工业生产持续回升,主要得益于省委省政府工业保增长措施、投资高位运行,拉动效应明显、消费市场活跃、服务业增长成为助推器等四大因素。
房价比去年上涨3.4% 汽车消费成为亮点
2009年,全省实现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2699.67亿元,增长19.7%。其中,城市1802.07亿元,增长19.8%;县及县以下897.6亿元,增长19.4%。2009年,全省限额以上批发零售企业实现汽车类商品零售额300.92亿元,增长1.2倍;销售汽车31.5万辆,增长27.9%,其中小轿车22.06万辆,增长29.3%。
同时全省商品房销售面积2086.97万平方米,增长37.7%,商品房销售额增长49.1%。房地产投资完成1085.49亿元,必去年增长38.6,商品房价格比去年上涨3.4%。
市场物价低位运行,CPI持平略涨
2009年,居民消费价格总指数在100.2-101.3的区间内波动,全年居民消费价格比上年平均上涨0.5%,农产品生产价格、农业生产资料价格均下降4.2%,工业品出厂价格(PPI)下降3.9%。
全省财政总收入1389.5亿元 企业亏损94.47亿元
2009年全省财政总收入1389.5亿元,比上年增加285亿元,增长25.8%,增幅比上年提高2.1个百分点。工业经济效益持续好转。在工业保增长措施的带动下,全省规模以上工业经济效益综合指数从一季度的230.56、上半年的257.5、前三季度的274.82,持续上升至1-11月的286.31,较去年同期提高2.7个百分点,高于全国63.1个百分点。工业利税实现增长,1-11月,全省规模以上工业实现利税1296.44亿元,同比增长17.1%,今年以来首次由降转升。企业亏损状况持续改善,1-11月,全省规模以上工业亏损企业累计亏损额94.47亿元,同比下降19.9%。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