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写连载,高中写《寂寞钢琴》,大一出书有经纪人
后博寒:抒写真实90后
本报记者张谷风本报通讯员吕进科
“大一男生就有自己的经纪人。”
“听说经纪人每个月能拿到2500元,这可比打工还强。”
在浙江师范大学行知学院,这样的传说让记者迫切想见到他——后博寒,一个连名带姓都很不一般的男孩。
“大家传来传去就失真啦。准确地说,我有自己的助手,现在他们还没拿到工资,但签了约,会在我的书正式上市后拿到几千元报酬。”后博寒说。
10岁给报纸投稿 发表的文章叫《变化》
眼前的后博寒与他少见的姓名相反,走在大街上,普通得很少有人会记住他的长相,但2009年9月一进大学,他码的文字就折服了很多同学,这不,进校2个月后,因为新书正式签约要出版,他除了有一个专职助理外,还有十几个同学自愿免费做他的经纪人或助理。1月16日,他的新书《这是谁的90》正式上市。
后博寒是浙江临安人。爸爸做土产生意,妈妈在小超市工作,谈不上书香门第,但做爸爸的经常给孩子讲故事,“真假李逵”、“李逵背母上山”等等,有时一个故事讲好几遍,让做儿子的从小就对故事充满了向往。
8岁时,后博寒看了一本有拼音的儿童版《小公主》。这是他人生中的第一本故事书,看完,后博寒就在笔记本上模仿写了连载——《小男孩》,每天写笔记本半页,写了近80期。爸妈也不管他,老师呢,要求学生回家的附加作业是抄词语。“我写了连载,老师很吃惊,给了3颗五角星。词语抄得好只有一颗五角星,后来我们西林小学的部分同学就学我写故事。”
10岁,后博寒就给临安日报投稿,题目叫《变化》,投过去就不管了。后来看到学校把发表有自己文章的报纸贴在橱窗里,后博寒很惊讶,真的发表了呢!
读5年级时,爸爸给他布置的寒暑假作业是抄课文,一天一篇,后博寒不想抄,就又开始写“大部头”了,模仿动画片《小糊涂神》,写小男孩与幻想中的精灵之间的故事,硬面抄整整一本只留下一页空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