热点:皮革废料变胶囊 西安墓园 西安城墙假货之争 中华儒商诈捐 《泰坦尼克》热映 31届香港电影金像奖 柏树林古建筑失火 渣土车撞出租车
首 页 陕 西 原 创 国 内 社 会 国 际 网 事 视 界 专 题 回 顾 视 线 时 评 政企快线 人事任免
华商网 > 新闻 > 社会
吴圩机场因大雾关闭11小时 上千名旅客滞留南宁
华商网http://news.hsw.cn  来源:  广西新闻网  2010-01-29 13:53
华商彩信手机报,精彩资讯早知道!移动用户发‘HSB’到 10658000定制,3元/月!
 

  “终于可以登机了!”1月28日上午10时,当南宁吴圩机场的大雾散去,登机通道重新开启后,滞留在机场的乘客这才舒了一口气,而此时,因大雾被延误登机的乘客已经超过上千人。

  1月27日傍晚,一场罕见的大雾突袭南宁吴圩机场,机场能见度仅为300米左右,导致所有航班无法进出港,为此机场方紧急启动相关预案,关闭了机场,并及时疏散旅客。截至1月28日傍晚记者发稿时,被滞留南宁一个晚上的上千名旅客全部登上回家的飞机,被延误的班次大部分已经进出港。

  大雾袭来   机场能见度仅有300米

  “哪里敢开太快,远处都看不清楚!”1月28日上午8时,南宁机场高速公路上雾霭层层,过往车辆的司机均减慢了车速。大雾中的吴圩国际机场,只能看到建筑的轮廓。站在机楼外的停机坪边上,看不见300米外的飞机身影,更看不见几百米外的跑道。

  “这不符合飞行起降标准,给昨天晚上至今天上午进出港航班降落机场造成影响。”机场方介绍说,1月27日20时30分,由于能见度太低,他们临时关闭了登机通道,当晚出港的航班中,南宁飞深圳和厦门、南宁飞梧州、南宁飞成都、南宁飞杭州和沈阳、南宁飞福州、南宁飞海口等7个航班被取消。

  本应于当晚在南宁降落的桂林-南宁、成都-南宁、贵阳-南宁、梧州-南宁的飞机取消,而成都-南宁备降贵阳、温州,长沙-南宁备降北海、新加坡-南宁备降深圳、上海-南宁备降武汉、胡志明-南宁备降深圳。

  “人算不如天算啊,我早一天乘坐航班就好了。”在候机大厅,记者看到欲乘坐鹰联航空公司航班从南宁飞往成都的景先生。景先生称,他是来南宁出差的,他本来乘坐1月27日20时30分的航班的,但是因为大雾,他与同机者滞留在南宁超过10个小时了。

  航班停飞   17架航班被延误

  1月28日上午9时开始,机场候客大厅慢慢人多起来了,头一天晚上被延误登机的乘客,当日赶早班飞机的乘客,黑压压的一片,有点像赶火车一般。机场工作人员介绍,头天晚上被延误的航班就有17趟,而当天早上最早的航班是在8时多,而在8时和10时之间,还会有十几趟航班出港,这致使一大批乘客在候机厅内等候。

  10时,当浓雾慢慢散开,临时关闭的登机通道重启,滞留在机场的乘客们终于看到了希望。记者了解到,从1月27日晚8时开始,受大雾影响,南宁吴圩机场17个航班被延误,致使1000多名旅客滞留机场,后被安排到市区宾馆和酒店过夜。除少量游客认为没有被安排好食宿情绪激动外,其他旅客的情绪还是比较稳定。

  1月28日早上,由于大雾影响,以及前面进港航班不能按时降落南宁机场,引起后续从南宁出发的航班连锁延误,致使南宁至北京、南宁至西安和贵阳,南宁至广州,南宁至桂林等航班推迟起飞3小时以上。

  “这也是相当罕见的大雾,而登机临时通道因大雾关闭11个半小时,也是我没有遇到过的。”机场的一位工作人员对记者说。

  应对及时   机场启动应急预案

  大雾影响航班飞行可能时常会遇到,但是因为大雾造成如此长时间和如此多航班的延误,实在罕见,而此次事件也考验了机场的应急速度。记者从机场部门了解到,1月27日晚上8时30分,当航班延误,1000多名旅客滞留在机场,机场各部门积极应对,启动应急预案,机场地勤部门领导亲临现场,迅速与各航空公司联系,妥善安排被延误航班的旅客,当天晚上调集了20多辆大巴,把旅客紧急送往市区宾馆酒店过夜。“天气原因怨不了人,住宿也还算可以。”对此,不少被延误登机的乘客表示理解。

  而在1月28日上午,受大雾影响,机动登机通道临时封闭和飞机被迫延误下,机场也采取相应措施,对于被延误时间较长的旅客,调派大巴送往宾馆休息,延误时间较短的人员则被安排在候机室原地等待,并及时准确地利用广播或电话通报航班信息及天气情况。

  按有关规定,因天气原因造成航班延误航空公司不对旅客提供餐食,但是当日航空公司和机场还是免费给延误航班的旅客每人提供了一份快餐和饮料。

  而当10时机场重新开启后,机场部门为了给乘客快速办理登机手续,增加了4个登机柜台和3个安检通道,在机场方有序的安排下,当日10时,雾气散开后,不少航班即刻恢复了线路。

 
 编辑:陈蕾 来源:广西新闻网
分享:
 返回新闻频道首页·进入华商论坛
 <v:imagedata 相关新闻
 
版权申明
一、原创内容页
① 华商报、华商晨报、新文化报、重庆时报、大众生活报所有自采新闻(含图片、音视频)独家授权华商网发布,未经书面授权不得转载或镜像;授权转载应在授权范围内使用,并注明来源,例:“华商网-华商报”。
② 部分内容转载自其他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
备注:华商网独家原创,转载请联系029-86519800 (详见华商网申明
二、华商网提供上传空间、链接及论坛/博客/评论等服务页面的免责申明
① 所有图片、音视频标明来源,有作者姓名要详细标注
② 华商网为用户提供上传空间服务,对用户传输内容不做修改或编辑。当著作权人和/或依法可以行使信息网络传播权的权利人发现上传内容侵犯其信息网络传播权时,应向华商网发出权利通知,华商网将根据相关法律规定采取措施删除相关内容。(详见华商网申明
 
华商新闻-陕西西安权威原创新闻门户_华商网

本地 新闻 财经 数码 教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