热点:皮革废料变胶囊 西安墓园 西安城墙假货之争 中华儒商诈捐 《泰坦尼克》热映 31届香港电影金像奖 柏树林古建筑失火 渣土车撞出租车
首 页 陕 西 原 创 国 内 社 会 国 际 网 事 视 界 专 题 回 顾 视 线 时 评 政企快线 人事任免
华商网 > 新闻 > 中国报道
中央地方财权事权失衡致驻京办功能被扭曲
华商网http://news.hsw.cn  来源:  新民周刊  2010-02-03 14:02
华商彩信手机报,精彩资讯早知道!移动用户发‘HSB’到 10658000定制,3元/月!
 

  驻京办去留的政治逻辑

  近期备受舆论瞩目的驻京办去留问题,算是有了一个较为明确的答案。国务院办公厅日前印发《关于加强和规范各地政府驻北京办事机构管理的意见》(简称《意见》),规定县级政府及行使政府管理职能单位的驻京办半年内全部撤销,保留省级政府、计划单列市政府、副省级市政府、新疆建设兵团和经济特区政府驻京办,地级市政府驻京办确因工作需要,经所在省(区、市)政府核准可予保留。

  驻京办的历史可以追溯到明清时期设在京城的会馆,会馆最初主要起到联络乡谊、沟通信息、扶贫救急、寄存钱物的作用,之后逐渐延伸出了一些在京城为地方“办事”的功能。上世纪90年代以来,各地各级政府驻京办事机构发展迅速,一些省市驻京办还修建了集联络、接待和经营等功能于一体的办公大厦,俨然形成了一个完备的社会服务系统,甚至形成了一套特殊的政治文化规则。国办《意见》对各地驻京办的作用颇有肯定,且明确提出今后驻京办要继续“为本地区经济社会发展服务”、“承办中央和国家机关有关部门交办事项”、“配合北京市做好维护首都稳定的有关工作”,显然尚有期待,只能“加强和规范管理”,而不可能一声令下,一撤了之。

  对驻京办的功能的描述也体现了多年来饱受舆论诟病的“三大罪状”——“招待腐败”、“跑部钱进”和“阻截上访”。换言之,驻京办似乎注定了要和这“三大罪状”相伴相生,即便再“加强和规范管理”,也不能解决问题。

  和动用公款安排赴京官员吃喝玩乐相比,驻京办“跑部”,也即对实权部委和实权人物展开公关,争取项目、批文、配额、扶贫款、财政转移支付等稀缺资源,是更严重的问题。国家审计署原审计长李金华曾直言,“有些驻京办第一位的任务就是跑‘部’……跑是一个足字旁,还有一个包,要带着包去跑。谁跑得快,部委情况了解多,包里带得多,就可能多获得一些拨付款。”“跑部”事涉腐败,更有可能歪曲政策性资源的配置标准,而根子在于项目、配额、财政资金等资源主要集中在中央政府手中。1994年实行分税制后,地方政府的财政收入占全部财政收入的比重明显下降,中央政府财政收入占全部财政收入的比重逐年上升,地方政府用40%左右的财政收入支撑了70%左右的财政支出责任,使得一些地方政府不堪重负,不得不向上级和中央财政求援。后来中央对地方转移支付的财政投入逐年增加,但转移支付的程序并不规范,各地乃将驻京办作为前哨据点,展开向中央部委争取资金、争夺项目的“跑部钱进”竞赛。

  随着近年来维护稳定工作越来越受重视,驻京办的“阻截上访”职能也越来越突出。国办《意见》称“个别驻京办事机构还发生了严重的违纪违法案件,造成了恶劣的社会影响”,就是指一些地方驻京办违法阻截群众上访而引发事端,如去年8月安徽姑娘李某赴京上访,惨遭驻京办聘用人员强奸。群众之所以重复上访、越级上访,主要是由于他们反映的许多问题不能在地方和基层得到公正解决,这一困境的根源,同样在于国家的权力资源主要集中在中央,使得地方和基层既缺乏为群众公正解决问题的能力,也缺乏足够的动力。加之迫于“群众上访数量与维稳工作挂钩”的政策压力,很多地方都以严控群众上访为维稳要务,驻京办于是成了地方政府阻截群众进京上访、配合首都维稳的“要塞”。

  很显然,只要中央和地方财权事权失衡的局面不改变,地方政府就需要继续向中央财政伸手要钱,需要有驻京办继续为之“跑部钱进”。同理,只要权力资源主要集中于中央的局面不改变,中央就需要继续集中承担为群众解决问题的压力,因此需要地方驻京办继续“阻截上访”——如南方某县驻京办工作人员所言,“凭维稳一项,(驻京办)就撤不了”。

  国办《意见》只是不痛不痒的小手术。科学的解决之道,有待调整中央和地方的事权与财权划分,从法律上严格规范中央对地方的转移支付,实现中央与地方的权责平衡,降低地方对中央财政的依赖程度。而要减少上访,除了扩大地方民主选举和基层自治,改变地方政府和基层官员的权力合法性来源,别无他途。这些都属于政治改革的范畴。

 
 编辑:陈蕾 来源:新民周刊
分享:
 返回新闻频道首页·进入华商论坛
 <v:imagedata 相关新闻
·北京机构改革方案年底出台 事权财权将更多下放   08-11-08 09:47
·国土督察上海局悄然成立 职能升格财权收归中央   06-12-05 06:05
·中央地方财权事权分不清 地方保护文件仍然横行   04-06-23 09:41
 
版权申明
一、原创内容页
① 华商报、华商晨报、新文化报、重庆时报、大众生活报所有自采新闻(含图片、音视频)独家授权华商网发布,未经书面授权不得转载或镜像;授权转载应在授权范围内使用,并注明来源,例:“华商网-华商报”。
② 部分内容转载自其他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
备注:华商网独家原创,转载请联系029-86519800 (详见华商网申明
二、华商网提供上传空间、链接及论坛/博客/评论等服务页面的免责申明
① 所有图片、音视频标明来源,有作者姓名要详细标注
② 华商网为用户提供上传空间服务,对用户传输内容不做修改或编辑。当著作权人和/或依法可以行使信息网络传播权的权利人发现上传内容侵犯其信息网络传播权时,应向华商网发出权利通知,华商网将根据相关法律规定采取措施删除相关内容。(详见华商网申明
 
华商新闻-陕西西安权威原创新闻门户_华商网

本地 新闻 财经 数码 教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