热点:皮革废料变胶囊 西安墓园 西安城墙假货之争 中华儒商诈捐 《泰坦尼克》热映 31届香港电影金像奖 柏树林古建筑失火 渣土车撞出租车
首 页 陕 西 原 创 国 内 社 会 国 际 网 事 视 界 专 题 回 顾 视 线 时 评 政企快线 人事任免
华商网 > 新闻 > 陕西
延安流浪汉终于有了“家” 曾在悬崖洞穴住6年
华商网http://news.hsw.cn  来源:  华商网-华商报  2010-02-08 07:39
华商彩信手机报,精彩资讯早知道!移动用户发‘HSB’到 10658000定制,3元/月!
 
  2月5日上午9时,“嘿嘿”在他的“卧室”里睡觉

救助站人员把“嘿嘿”请上救助车 记者王卫平摄

  华商报讯(记者王卫平)“嘿嘿”的“家”在延安兰家坪附近公路边的悬崖上,距地面有四五十米高,需手脚并用才能爬上去。“嘿嘿”是一名五六十岁的流浪者,在悬崖上的洞穴里住了六年,2月5日,他终于被救助车接走。“可怜的人,这下能过个好年了。”邻居杜某说。

  “每次‘回家’都要爬悬崖”

  没人知道“嘿嘿”的真名叫什么,也没人知道他来自哪儿。他从不与人交流,不管是善待他的人还是歧视他的人,他都以谁也不懂的“嘿嘿”声应付,所以附近的人都叫他“嘿嘿”。

  2月5日上午9时,记者在热心市民的指引下来到“嘿嘿”家门前的公路上。从下往上看,因滑坡而造成的悬崖光秃秃的,半腰上的一块塑料纸显得很扎眼。热心市民说,塑料纸下面就是“嘿嘿”的家。记者绕到悬崖一侧,手脚并用爬到塑料纸旁,轻轻掀开塑料纸一角,才发现这仅仅是一个不足两米深的土穴,里面堆放着一些破布废塑料。“嘿嘿”脚朝里睡在塑料堆里,半个身子晾在露天,眼神充满惊恐。“卧室”外的土地上放着几个半拉苹果,还有一些馒头等类食物碎块。记者试图跟他交流,他只是用“嘿嘿”声作答。记者问他冷不,他点点头后又缩回塑料堆里。

  杜某住在悬崖下的窑洞里,对“嘿嘿”的生活看在眼里,“这个人每天早上去市区捡些垃圾里的食物吃,晚上再回来睡觉,他那地方一下雨就湿完了,这么冷的冬天都不知道咋住。特别是每次‘回家’都要爬悬崖,手脚一冻会更危险,快过年了,得有人帮帮他啊!”

  “过年了,给你找暖和地方住”

  亲眼目睹“嘿嘿”的生存状况后,记者立即将此事反映到延安市救助管理站,该站副站长曹静迅速带人来到现场。此时“嘿嘿”已经起床,半趴在洞穴口整理零碎。为防止意外,曹静等人边打招呼边慢慢靠近,“嘿嘿”对忽然到来的几个人无动于衷,他只是自顾自地把一些蛇皮袋分别挂在一根木棍两端,然后挑起来从人缝中冲了过去。因为地处悬崖上,曹静等人未敢过多阻拦,只是跟着“嘿嘿”跑到公路上。救助站的车随后慢慢靠近“嘿嘿”,曹静对他说:“过年了,给你找个暖和的地方住。”“嘿嘿”笑了笑,不好意思地说“不去”。但在曹静的坚持下,“嘿嘿”还是把他挑的行李放在车上,自己也钻进救助车。

  在救助站,“嘿嘿”受到了很好的服务,工作人员帮他洗澡后又换了衣服,给他端来热腾腾的饭菜。吃饱喝足后,“嘿嘿”仍然一言不发。“我们将设法帮他联系家人,如果联系不上就妥善安排他的食宿。”曹静说。据悉,在即将过去的这个冬季,延安市救助站救助了不少流浪人员。

 
 编辑:朱羽喆 来源:华商网-华商报
分享:
 返回新闻频道首页·进入华商论坛
 <v:imagedata 相关新闻
 
版权申明
一、原创内容页
① 华商报、华商晨报、新文化报、重庆时报、大众生活报所有自采新闻(含图片、音视频)独家授权华商网发布,未经书面授权不得转载或镜像;授权转载应在授权范围内使用,并注明来源,例:“华商网-华商报”。
② 部分内容转载自其他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
备注:华商网独家原创,转载请联系029-86519800 (详见华商网申明
二、华商网提供上传空间、链接及论坛/博客/评论等服务页面的免责申明
① 所有图片、音视频标明来源,有作者姓名要详细标注
② 华商网为用户提供上传空间服务,对用户传输内容不做修改或编辑。当著作权人和/或依法可以行使信息网络传播权的权利人发现上传内容侵犯其信息网络传播权时,应向华商网发出权利通知,华商网将根据相关法律规定采取措施删除相关内容。(详见华商网申明
 
华商新闻-陕西西安权威原创新闻门户_华商网

本地 新闻 财经 数码 教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