连云港科技创意产业中心是连云港第一家重量级新兴产业园区。根据规划,2009年底,这里将建成6万平方米的科技创意总部经济大楼。然而,经过半年多的建设,出现在公众视野中的不是“总部经济大楼”,而是成片的别墅群。目前该别墅已对外销售。
“总部经济大楼”
竟成别墅群
“对外,号称发展总部经济大楼,打造公共服务平台,最后推出的竟是一幢幢别墅,还美其名曰商务别墅。”日前,记者接到读者的反映,“连云港海州开发区有违规建别墅之嫌!”
总部经济大楼怎么变成了商务别墅?记者根据线索来到连云港科技创意产业中心售楼处现场。从工作人员提供的宣传材料上得知,科技创意产业中心被冠以“独栋城市综合体‘荷斯卡’(HOPSCA)”之名,又称“港城壹号”。按照上面的解释,这是集酒店、办公、公园、购物、会议、公寓为一体的多功能综合社区。材料特别提到,随着全国独栋别墅用地禁批,独栋别墅“卖一套就少一套”。稀缺的别墅具有无可比拟的投资价值和升值空间。
售楼处一位李姓工作人员告诉记者,与连云港另一处“名人世家”别墅相比,他们这里的别墅价格便宜好几倍。以18号楼为例,这套面积为365平方米的景观别墅总价275万元,加上赠送的露台、空中花园、私家花园等面积,整套别墅面积达到681平方米,平均每平方米仅有4000多元,这个价位相当于目前连云港普通商品房价格。工作人员催促记者赶快订房,他说这是最好的投资,而且很抢手。按照他们的计划,这里一共要建97栋商务别墅,先期开发的18栋别墅,目前只剩下5套可售房源。
别墅土地使用年限
仅剩34年
但销售人员说这里的别墅使用年限只有40年,这让记者很困惑。
正常情况之下(通过招拍挂或者企业兼并后实施土地变性等),房地产开发住宅土地使用年限是70年,别墅也是住宅,因此使用年限也应该是70年。科技创意产业中心的别墅使用年限怎么会“缩水”?
记者随后又发现了三个疑点。一是连云港市规划局批准的“科技创意产业中心规划公示”上,其土地性质一栏为“办公、科研设计用地”,而不是现在销售时所称的别墅。二是房产部门颁发的售房许可证上用途也是“办公”。三是在海州开发区管委会提供的材料上,该地块使用终止日期是2044年。这意味着在售的别墅真正使用年限还剩34年。这与70年土地使用权的别墅还是有区别的。
对此,连云港市国土资源局的解释是,这个项目的开发商一共有两块地块,一块是2000年办“商住”性质土地证,另一块则是工业用地,现在统统要建别墅。也就是说,号称占地6万多平方米的“港城壹号”项目的土地性质是个杂合体,而在工业用地上建别墅本身就是违法行为。
开发商“能量”很大
据调查,负责该项目的开发商是“连云港亿丰纺织原料有限公司”,该公司成立于2000年1月,主营纺织品原料加工。公司规模当初在海州开发区算得上“挂得上号”的大企业,因此采用了“先上车后补票”的开工模式,直到4年后该公司才补办了“连云港市建设工程规划许可证”。
令人百思不得其解的是,这个别墅项目竟然也拿到售房许可证,而且证拿得还特别快,快得让人生疑。记者看到,科技创意产业中心获得“暂定三级”的房地产开发资质时间是在2009年9月2日,而他们开工时间是2009年4月28日。在这个“先上车后补票”项目的开工典礼上,当地的重要领导还参加了剪彩。更加“高效”的是,开发商拿到开发资质不到一个月,又拿到连云港市房产局办理的“售房许可证”。
除此之外,连云港科技创意产业中心项目启动时,海州开发区管委会还腾出房子给该中心做售楼处。当地的群众告诉记者,“科技创意产业中心的别墅,给人的错觉就是开发区开发的项目。”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