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安市吉祥村60多个小旅馆采取一系列整治措施,创造了连续26天零发案的记录本报记者宁峰摄
统计表明,西安每年发生的各类刑事案作案者中,外来人口占七成,而外来人口暂住在城区“城中村”的有200多万人。
“城中村”社会治安问题成为社会难题,而雁塔警方率先在全市探索出的立体化防控模式,也许对“城中村”社会治安管理有借鉴作用。
现状堪忧 人口急速膨胀外来人口作案占七成
来自西安市公安局刑侦局的最新数据表明,全市发生的各类刑事案件,尤其是“两抢一盗”多发性侵财类案件中,暂住人口或流动人口作案的,比例约七成。
据西安市公安局治安管理局户政处统计表明,仅碑林、雁塔、临潼等9区暂住人口就达200多万人。这些暂住人口和流动人口多居于“城中村”。
“城中村”的特点是村民们基本无地可种,经济收入主要依靠出租房屋;人员密集、巷道狭窄等消防安全隐患大;大量人口涌动,催生了出租屋和小旅馆业壮大,而一些不法分子也趁机混迹其中。如“城中村”吉祥村外来人口是常住人口的10多倍,近5万人,而整个辖区盗窃案集中在“城中村”,两抢案件多发于“城中村”村口附近。
公安雁塔分局局长胡伟田昨日说:“因此,打造辖区平安不仅要从社区、街头等入手,更重要的是‘对症下药’,防控好‘城中村’安全!如何打造‘城中村’平安,不仅影响到群众安全感的问题,更是一个困扰公安机关和政府职能部门的问题。”
据公安雁塔分局政委鲁鸣介绍,雁塔区目前是西北五省区人口最多的区,常住人口71万,暂住人口50余万,是西安市“城中村”最为集中的地方。曾有70多个“城中村”,目前有67个“城中村”正在改造,或即将改造。
据悉,2009年8月中旬,雁塔区后村拆迁全面启动,该村常住人口2760人,流动人口超过常住人口10倍,已达到3万多。3万多暂住人口就近暂住在周边的王家村、观音庙、铁炉庙村、西等驾坡村等,导致这些“城中村”人口急剧膨胀。
在“城中村”改造和逐步消亡的过程中,尚存的其他“城中村”超负荷地承担着急剧膨胀的人口压力,导致社会治安问题更加突出。那么,“城中村”平安建设的重中之重就是将“城中村”常住和暂住人口管理好、服务好。
房客感受
“白天上班安心,晚上睡觉踏实”
昨日,记者走进西安市雁塔区电子城街道北山门口村村民王晓民家里,5层楼房里里外外整洁而清爽。
租住在此的商洛23岁女青年陈丽很惬意,村子里巷道上空有摄像探头,街上有全天候巡逻队员,就是入住的出租院落大门也新装了外人无法打开的电子门锁。7年前,16岁的她只身来西安上职业高中,毕业后就落脚西安,租住在大雁塔村。“那时,村子巷道几乎每天都和赶集一样人来人往,许多人租住在一个院子里却不认识,更不知底细。”陈丽回忆说,晚上如回来晚了,门有时叫不开,总是不方便。她在西安7年了,尽管换过好多地方,但都暂住在“城中村”,从南郊的大雁塔村到北池头村,从北郊的尤家庄到纸坊村,两三年前到北山门口村暂住。
陈丽说:“在不同的‘城中村’住,感觉生活都差不多,作为一个进城务工者,最大的愿望就是身边没有小偷,没有坏人!北山门口村装上了电子门锁后,即使是送水工来送水,也得给住户打电话接送,否则就进出不了院子;更不要说陌生人或小偷能进来了。白天上班安心,晚上睡觉踏实,真是太好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