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小孩围拢着娃娃鱼看稀奇 来源:三秦都市报
记者 宁峰 摄
华商报讯(记者何杰)一条背井离乡来到灞河的娃娃鱼,被原本只想捕草鱼的人捞上岸。没想到“因祸得福”,被打捞上岸的娃娃鱼在人类的帮助下,将有机会重返秦岭故里。
“哭声跟小娃娃的一样”
昨日下午,西安市灞桥区席王街办北牛寺村李新堂家门口放了一个蓝色的大号塑料盆,一只“小怪物”趴在水底一动不动,浅黑色的皮肤,拖着长长的粗大尾巴,四只小爪子如同小孩的手掌一样,五指齐全。围观的村民说:“哭声跟小娃娃的一样。”
据李新堂讲,昨日上午10时许,他带了渔网来到灞河铁路桥附近,中午12时下网,大约1个小时以后,他收起渔网,渔网中只有一条鱼,但却不是他预想的草鱼,而是一个他从未见过的“小怪物”。他便把这条“小怪物”带回村里。
经西安市水务局水产渔政处工作人员确认,李新堂捞到的这条“小怪物”就是国家二级保护动物大鲵,俗称娃娃鱼。据介绍,这只娃娃鱼年龄5~6岁,体重约2公斤。“大鲵的寿命可达七八十年,这只娃娃鱼属于野生,因此生长缓慢。”该处处长李新平说,大鲵是两栖动物中体形最大的动物,全长可达1米及以上,体重最重的可超百斤,大鲵小时候用鳃呼吸,长大后用肺呼吸,它处于水生和陆生动物的交替时期,与恐龙处于一个时代,堪称“活化石”。
右后腿伤口溃烂需治疗
“这条娃娃鱼的老家应该在秦岭,”李新平推测说,可能是一场洪水,它才来到了灞河,遇到了这片水深、开阔的地方后,暂居于此,但在缺氧的情况下,隔段时间它就要到水面上来呼吸一次,这才落入了渔网。“不过,它也因祸得福,才得以有机会回老家。”
经检查,这条娃娃鱼的右后腿有伤,并且出现伤口溃烂,且身体非常虚弱,需送往西安就(jiu)峪大鲵救护站进行治疗。“灞河只是它临时的一个家。”李新平说,娃娃鱼虽然在灞河中也能生存,但不适合娃娃鱼的繁殖。这说明西安近期的水质在进一步变好,生态环境得到了极大改善,同时也表明西安人保护野生动物的意识在逐渐提高。
据了解,目前全国已建立23个特有水生动物保护区,其中陕西5个,周至黑河就是娃娃鱼的保护区。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