配比奶粉为了消除“口水味”
伤害消费者就罚他倾家荡产
在省公安厅的通报中有这样的表述:马双林购入20吨奶粉,2008年6月至8月陆续零售了3.44吨,2009年1月15日被追缴并填埋销毁6.55吨,而2009年9月和10月,他分两次将已经过期的10吨奶粉销售给乐康乳业。
渭南市质量技术监督局食品管理科科长张宏森2月8日表示,通报材料中,马双林零售的奶粉应该是3.45吨,而不是3.44吨;销毁时间是应为2010年1月15日,不是2009年1月15日,属笔误。不存在外界此前质疑的“有前科的马双林在被查8个月后仍在销售问题奶粉。”
省公安厅的新闻发布会上曾表示:乐康出问题的奶粉,是没有获得所购奶粉三聚氰胺检测合格报告且未将所购奶粉送检的情况下,该公司总经理张文学授意主管生产的副总经理兼车间主任朱书明,将购买的10吨奶粉按照1∶2.5左右的比例,与公司自产的乳粉搅拌生产。
荔华乳业公司的网页上显示:用做生产的奶粉为工业奶粉,25公斤包装。该厂区附近的群众则表示,“不是孩子饮用的那种。”王伟民就此表示,“这种做法是明显造假,购进的工业奶粉又叫基粉,25公斤是规范包装,不直接面向消费者,多用作糕点、糖果等的原料,但同样要求各项指标合格。根本没有必要与自己生产的奶粉进行配比。进行配比,是因为过期奶粉有一种明显的‘口水味’,新鲜与陈旧掺拌可以淡化这种味道。”
据张宏森介绍,2010年1月6日上午,渭南市质量技术监督局接到福建相关部门来电称,福建漳州芗城南方食品公司生产的“小白鼠”奶糖,被检出存在三聚氰胺成分。福建方面调查发现,这批奶糖所用的原料奶粉产自乐康乳业公司,希望协查。当天中午,渭南市质量技术监督局将情况向渭南市委、市政府报告,并立即前往乐康乳业封存了该厂库存的4.5吨奶粉。1月7日,该厂总经理张文学承认奶粉中掺杂部分问题奶粉,并交代造假经过。
乐康乳业成立于2005年5月1日,地处渭南市临渭区阳郭镇(原渭南市秦岭奶粉厂)。该厂投资规模较小,专项投资仅有100多万元。事发前,王伟民甚至没听说过这家企业,“小型奶厂一般都没有加入乳业协会,经常出问题。有些小厂为逃避检查,白天关门,晚上生产,业内痛恨地称其为‘幽灵奶场’。”
“这类企业问题很多,在阜阳大头娃娃事件之前,其奶粉的销售价远低于行业普遍价格。”王伟民算了一笔账:一般来说,8、9斤原奶才能生产出1斤奶粉,但很多类似的企业4、5斤原奶就能生产出1斤奶粉。按正常价格,1吨奶粉卖2.6万元都不赚钱,但当时这些厂每吨奶粉的售价只有1.6万元。
2月6日,在全省食品药品监督管理工作会议上,副省长郑小明表示:“从2月10日起,如果再发生奶粉问题,将对主管区县长和责任局长先免职再处理。”
在高校任教的王先生表示:抓住一起,严肃处理一起!和醉酒驾车一样,只要政府下决心、认真抓,大力加强企业的造假成本,严格执法肯定能见效。中国奶业协会前常务理事王丁棉认为,对相关问题企业,只有一个态度能奏效:谁伤害了消费者,就罚得他倾家荡产!
新闻链接
问题奶粉流入广东、福建两食品企业后,被用作生产奶糖等,其中福建漳州芗城南方食品公司生产的1148件奶糖中,已有164件被封存,另有五六百件正在召回途中。广东地区的所有问题奶糖已全部召回。乐康公司库存的4.5吨奶粉,已于1月22日被渭南质监部门监督销毁。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