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月5日,西安市第九医院住院部的病床上,84岁的刘兴汉专注地看温家宝总理作政府工作报告,当温总理讲到医疗改革时,他多次将电视音量调大。老人说,他最关心的是新医改中,有无对老年人就医加大报销比例、增加医保病种的内容,让老年人晚年无后顾之忧。本报记者 宁峰 摄
“没有600万医护人员中绝大多数的满意,就没有13亿人民对医疗卫生的满意”“如果我们搞免费医疗,经济上根本不可能承受”……3月6日,全国政协委员、卫生部副部长黄洁夫在小组讨论时表示,目前热议的公立医院试点改革,是要对30年来公立医院形成的“趋利”体制进行彻底改变的大手术。
医改需让600万医护人员满意
如何实现公立医院公益性的回归?黄洁夫认为,必须调动全国600万医护人员的积极性和创造性。“我做医生的时候,给病人的输液药品是医院自己生产的,很便宜,现在几百块钱的透析血液那时候只要20块钱。医生看到病人只有一个想法,希望病人尽快好。”但现在不一样了,医生面对病人,除了看病,还要考虑经济问题,如果开便宜药,医院要亏本,科室的效益要落后,自己的奖金也落空。“药价降了那么多次,为什么老百姓还觉得贵,除了药厂停止生产、改名字换包装外,医生的态度也是重要原因。”黄洁夫表示,公立医院的改革必须要让广大医护人员满意,没有600万医护人员绝大多数的满意,就没有13亿人民对医疗卫生的满意。“通过改革将医生以前的‘趋利’成分去掉,让医生事业的崇高重新回归。此外,还要让医生对收入感到满意,愿意让儿孙去考医学院,这样的医改才是成功的医改。”黄洁夫说。
公益性不是提供免费医疗
对公立医院的“公益性”问题,黄洁夫说:“对于普通患者来说,公益性不是你去公立医院就会免费医疗,我国到2050年也不可能全面免费医疗。”
他说,我国去年医疗卫生总体费用16000多亿,人均医疗卫生费用1200元,如果免费提供医护、体检、核磁共振,释放全部医疗需求,远远不止16000亿能够解决,经济上根本不可能承受。
黄洁夫说,除了经济原因外,我国没有家庭医生、社区就诊率低以及医疗资源不均衡等原因都决定了我国不可能免费医疗。“我们只能保障贫穷、弱势的群众看得上病、看得好病,有收入的人要为自己的健康和医疗卫生付出一部分钱,先富裕起来的人多出一些钱来享受高端的保健服务。”
公立医院将实行全员聘任
黄洁夫说,公立医院试点改革后,在人事制度方面,实行全员聘任制度,打破目前公立医院事业编制、职员、雇员、临时聘用医生的身份界定,医院自主地设定人员的配置。医护人员绩效工资不封顶,与工作表现、工作量和技术要素挂钩。
医院将非营利服务和营利服务分开,“做双眼皮、隆胸的应该收费”。其中,营利性的、特需的约占10%,适用于多层次的高端服务。而其他非营利性的医疗费用,如手术费等也将合理提高。据《京华时报》
没奢望免费看病只希望能看起病 网友跟帖
●老百姓从没奢望免费看病,只是希望能够看得起病,医改更应该考虑到老百姓的利益。
●现在本来就不是全民免费,国家公务员看病都能报销,普通老百姓却看不起病。
●本人对数字不敏感,但我知道免费医疗状况下,医生非必要时不会给你用好药,非必要时不会给你做大型检查,非必要时不会要求你住院。我有病时也不用考虑看不起病。
●让先富起来的那部分人,自己多拿些钱,享受高端诊疗服务……这话我爱听。可我不是先富起来的那部分人,到了医院却总是被“享受高端诊疗服务”。综合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