8月31日晚,河南安阳高陵曹操墓“倒曹派”河北籍三国文化研究学者闫沛东声明称,“从未宣布近日在京召开新闻发布会”,如果未来有起诉,将会在法庭上公布所有证据。
相比此前含糊指称“曹操墓”有人造假,8月30日晚,闫沛东首次直指河南考古队队长潘伟斌参与造假,因为考古队获得安阳方面的230万元挖掘资金,在挖掘结果为空墓后“无法交差”,遂搞了些假文物埋进去再挖出来冒充。
对此,1日,曹操墓地考古队队长、河南省考古研究所副研究员潘伟斌在接受采访时表示,从未接受河南安阳县230万经费。
闫沛东否认1日将公布证物
8月31日晚,三国文化研究者闫沛东在电话中说,网上有消息称自己将于9月1日以新闻发布会的形式公布重要照片等证物,对此他予以否认,并向记者发来一条短信称,“这是曹操墓造假方混淆视听、别有用心的谣言,意图转移众多到假曹操墓实地调查的媒体视线。”
西高穴墓为空墓无法交差?
8月30日晚,闫沛东在电话中向记者首次详细透露了他所掌握的一些“调查内容”。
闫沛东说,2006年初,安阳已发现有这个大墓。春节,盗墓贼趁放鞭炮的时候把这个墓用炸药炸开,搞了破坏。随后,西高穴村的村主任请来河南省考古队队长潘伟斌,用绳子把潘放进墓里,但进去后潘发现这是个空墓。
闫沛东说,后来村主任又找到潘伟斌,说现在鼓励开发旅游,询问潘伟斌这个墓有什么开发价值。并向安阳县申报旅游项目,但找不到任何名头,此事没弄成。“后来为什么又出现曹操墓,是因为当地流传‘曹操七十二疑冢’,安阳就主观上想把这个空墓做成曹操墓。”
闫沛东称,考古队从安阳县获得了230多万经费,搭起棚子来进行抢救性挖掘。“但那座墓地本来就是空墓,考古队没法向当地交差,再加上挖掘时本就希望有所成绩,因此搞了一些造假的石碑放进去,策划了‘曹操墓’事件。”
考古队否认接受230万经费
针对河北人士闫沛东“考古队从安阳县获得230多万经费”的说法,河南安阳高陵曹操墓考古队队长潘伟斌1日回应说:“我不知道闫沛东的数据是从哪儿来的,考古队从未接受过230万。”潘伟斌指出,闫沛东说手上有河南考古队伪造石碑的部分模具,是十分荒唐离谱的。
据《新京报》
相关新闻
闫沛东重申握有“铁证”
8月30日晚,闫沛东重申握有“曹操墓”造假“铁证”,“我现在仍然认为我掌握了‘铁证’。我解释一下,人证、物证、旁证,能构成证据链的就叫‘铁证’。”
人证 旅游局不希望受连累
8月30日晚,闫沛东透露了他最新掌握的证人情况,其中包括一名某市旅游局的工作人员。闫沛东称,2007年,某市旅游局就接到了安阳将此墓地申请为旅游景点的审批申请,但当时那是空墓,而且没有名号,旅游局驳回了这个申请,但留下一些申报材料,“他们当时没有‘曹操墓’的证据。”
闫沛东说,自己暂时不能公布此工作人员的身份,但已经得到了他的保证,他转述其话称:“老闫你放心,真要打官司,我们这边有以前的申报材料。如果他们造假,也会连累旅游局。”
除了早先闫沛东公布的据称目击造假过程的村民徐某,及闫沛东本人亲自暗访石碑造假者时的录音,闫沛东称,更多的人证还在搜集中。目前,他还不打算公布这些录音的内容。
物证 已订购18个相同石碑
闫沛东说,日前,他向“造‘曹操墓’石碑的同一家造假窝点”订购了18个相同石碑,交了1000元的定金,半个多月后提货。
专家观点
曹操墓定论还需要验证
8月31日,在接受记者采访谈及如何看待目前曹操墓的争议时,社科院考古研究所所长王巍表示,自己在1月14日举行的“中国社会科学院考古研究所公共考古论坛”上已经表示,根据目前的考古资料,认为这个墓葬很可能是曹操的高陵。但这不是最终的结论,还需要等待或者随时准备接受新的考古资料的验证,离盖棺定论,还有很多的工作要做,“现在也没有更新的观点。”
通过司法还原真相
8月31日,国家文物局顾问、中国文物学会名誉会长谢辰生接受记者采访时称,希望“曹操墓”争议最终能通过司法程序还原事实真相,“有一些证据还是在法庭上出现比较合适。”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