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年来,临汾市委、市政府以壮士断臂,铁腕治污的雄心壮志,重拳出击治理污染,全力实施环境综合整治、工业污染源治理和生态环境建设三大工程,全市环境空气质量明显改善:二级以上天数由2005年的187天增加到2009年的334天,增加了147天;综合污染指数由2005年的5.46下降到2009年的1.72,下降了68.5%。临汾空气质量在全国113个重点监控城市当中,由2005年的倒数第一,上升到2009年的正数第49位,空气质量达到了国家二级标准。
临汾空气质量的改善突出抓了三手:
一是抓工业污染整治。对落后生产工艺和设施坚决关闭淘汰。 2005年以来共取缔各类污染企业1056个,取缔一定规模的污染企业649个,其中取缔焦炉78个,取缔炼铁炉173个;对工业污染源坚持实施限期治理和全面达标,经过几年的不懈努力,全市列入省达标台帐的1407家工业企业,已实现了全面达标;同时对全市99家重点企业安装在线自动监控系统191套,全部实现了在线监控。
二是抓城市环境综合整治。(1)加快实施市区集中供热工程,市区集中供热面积由2005年的450万平方米增加到2009年的1550万平方米;(2)推进煤气扩户工程,煤气用户从2005年的60139余户增加到2009年的80000余户;(3)加快实施污水处理工程。在日处理污水7万吨的市污水处理厂稳定运行的基础上,建成日处理污水4万吨的第二污水处理厂;(4)加快垃圾处理厂建设。在日处理生活垃圾600吨的市区生活垃圾无害化处理场已建成试运行的同时,日处理800吨的垃圾转运站近期即可建成投入运行。(5)强力推进煤烟污染治理工程。仅2008年即整治采暖锅炉272台,治理茶浴炉175台,营业性炉灶更换清洁燃料937家(安装油烟净化设施141台),整治夜市烧烤摊点40处296个摊位,年可减少二氧化硫500余吨。(6)实施车辆“双燃料”改造工程,更新改造公交车150多辆(共有340辆),改造出租车1500多辆(共有1860辆),减少氮氧化物40.38吨。同时加大市区洒水抑尘工作力度,新购置洒水车11辆,市区共有29辆洒水车昼夜洒水,有效遏制了扬尘污染。
三是抓生态治理。市委、市政府实施了临汾汾河城区段生态环境综合治理修复与保护工程,该工程南北长约11.2公里,东西宽平均950米,占地面积10.6平方公里。总投资14.9亿元。目前,工程已初步完成。已形成绿地585.2公顷,水面267.8公顷,增加道路及活动场地207公顷。已带来十分明显的环境效益:每日可减少废气269吨、释放氧气196吨、消耗二氧化硫538公斤、吸收粉尘50吨。“临汾客厅、城市绿肺、一川清水、两岸锦绣”的壮丽景观已展现在临汾市民的面前。(黄河新闻网)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