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流浪者在内环路边居住。曾强摄

南方日报记者连续3个月走访,绘出广州中心城区“乞讨地图”,图中橘黄色为乞丐集中区。
在广州六榕寺外,坐着一排流浪乞讨的人。有的人卷起裤腿,让路人看自己的残肢;有的人带着好几个一两岁大的小孩,让他们光着脚抱住过路人的腿,不给钱不放手;有的人坐在残疾人助力车上,向外伸着手,嘴里还念念有词:“帮帮我吧。”
南方日报记者连续3个月对广州市流浪乞讨人员进行调查,发现了广州城中“丐帮”世界的“秘密地图”。
老乞丐刘兴才悄悄对记者说:“就我看到的来说,流浪乞讨的人当中80%是骗人的。”
■乞丐生活
五毒俱全立交桥下与妓女性交易
乞丐们晚上的世界是怎么样的呢?受到乞丐刘兴才的邀请,记者答应去他的“家”看一看。
刘兴才住在广州白云区三元里立交桥下,每天都和一些来自全国不同地方的流浪汉在一起吃住。记者看到,桥洞里放着老刘的几件衣服和铺盖。他往地上铺一张席子,再取出几本杂志垫起来当枕头。
夜幕渐渐落下,三元里立交桥下的“住客们”纷纷回巢。他们白天在外乞讨像是“上班”,晚上回“家”休息。十几个人有的聚在一起住,有的分散开来单独睡。
“流浪乞讨人员当中什么人都有,有的真是五毒俱全。”身患残疾的乞丐老周说。他承认,他经常会找路边的妓女,在立交桥下面完成性交易。
他笑着说:“我心情不好的时候,有人给了我钱,他走了之后,我骂他是傻子,要是不给我钱,我就咒他被车撞死。”
在三元里立交桥下,记者找到了一名50岁左右叫阳阳的乞讨女子。她看上去已经皮包骨头,睡在地上发呆,身边还停放着一辆轮椅。阳阳沉迷于毒品,她每天都要用讨到的钱买一包海洛因,就在六榕寺后边花池边,用注射器往大腿里侧一推,然后闭上眼睛,享受快感。
刘兴才告诉记者:“她本身能走路,还不知道从哪里弄来个轮椅,坐在轮椅上更容易骗钱了。”
在立交桥下,记者认识了一个叫张亮的来自河北的乞丐。他白天讨到钱后,晚上赌博,“赌的钱都是讨到的,一般的时候一天可以讨到数十元甚至上百元”。
现实中有没有武侠小说里所说的丐帮?刘兴才说:“那都是编故事的人瞎说的,我乞讨了几年,还没听说过广州哪里有个丐帮呢。”但是,从居住的远近来说,来自相同省份的乞丐往往会聚在一起住。近年来,广州市民政部门一直围绕集中露宿点的流浪乞讨人员进行救助。从最新数字来看,流浪乞讨人数减少,今年上半年共救助受助人员19704人次,与去年同期相比下降了近40%。其中,职业乞丐下降了17.82%。
广州市救助管理站有关负责人表示,目前,救助工作是从特大城市管理的角度进行统筹考虑,同时也是为了让流浪乞讨人员更有尊严地生活。
携子乞讨强讨强要
在广州六榕寺外,记者认识了一位20多岁很瘦的小伙子小梁,很多路过的人对他指指点点,议论着:“这么健全的青年人,怎么不去打工呢,反而要在这里乞讨。”当看到他身边还带着3个一两岁的小孩,大家又产生疑问:“不会是人贩子吧,拐卖小孩来讨钱。”
“我载着3个亲生孩子乞讨,很多人指着我鼻子骂,孩子们的妈妈嫌弃我穷,跟别人跑了。”小梁说。
他还告诉记者,曾经有人因为怀疑他是人贩子,向六榕寺派出所报警。后来经过DNA检测,才认定3个孩子确实是他的。
“其实他的老婆没跑,我前几天还看到他们两口子在家里煲汤。”一位知情者悄悄把记者拉到一旁小声说。
一位老乞丐刘兴才悄悄对记者说:“就我看到的来说,流浪乞讨的人当中80%是骗人的,但我不强讨强要。”
据了解,强讨强要的大多是未成年人和残疾人。在越秀公园,记者看到,有多名不到10岁的男女孩子抱住路人的腿讨要。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