logo
  热点:皮革废料变胶囊 西安墓园 西安城墙假货之争 中华儒商诈捐 《泰坦尼克》热映 31届香港电影金像奖 柏树林古建筑失火 渣土车撞出租车
首 页 陕 西 原 创 国 内 社 会 国 际 网 事 视 界 专 题 回 顾 视 线 时 评 政企快线 人事任免
华商网 > 新闻 > 中国报道
北京堵车情况今日可能超过前天 将现第二晚高峰
http://news.hsw.cn    来源: 中国广播网  2010-09-19 08:04
华商彩信手机报,精彩资讯早知道!移动用户发‘HSB’到 10658000定制,3元/月!
 

  前天的暴堵路况还历历在目,今天的拥堵情况很可能会变本加厉。今天虽是周日,但由于被调为正常工作日,车辆不限行。交管部门预计,今天全市大部分路段拥堵,拥堵程度有可能超过前天。早高峰可能提前至6点30分,晚高峰会延续到晚上10点。

  环路可能蠕动前进

  目前,本市机动车保有量超过451万辆,而今天将是机动车出行不受限的一天,因此预计全天路面流量比较大,有可能超过平时周一早高峰或周五晚高峰的流量,导致当天早晚高峰的持续时间比较长。早高峰有可能提前至6点30分出现,晚高峰则一直延续到晚上10点左右。

  预计今天全市大部分路段拥堵,其中作为常规拥堵路段的环路、各条进城联络线将会是“重灾区”。届时,二环至五环的双方向都可能只能“蠕动”前进;联络线中的京通快速路、朝阳路、朝阳北路和通惠河北路,连接北部的京藏高速以及连接南部的京港澳高速都会是车多路段。

  将出现第二晚高峰

  交管部门介绍,节前晚间探亲访友、亲朋聚会增多,晚上8点之后,东二环、西二环、东三环等主干道都将出现流量反弹的情况,出现第二个晚高峰,甚至部分道路一直持续到晚上10点多依然流量很大。

  下周二是中秋节前最后一个上班日,部分企事业单位可能会提前下班,因此预计从当天下午3点左右开始环路流量就会增大;下午4点之后,京港澳、京藏高速出京交通压力较大;晚高峰压力则与周五晚高峰相似。

  交管部门提醒司机尽量绕行,尤其过境的司机可通过联络线避开环路的拥堵路段或交通节点。

  还有3个“最堵日”

  交管部门表示,如果再有降雨“纠缠”的话,预计今天将面临近3个月以来最大的交通压力,拥堵程度有可能超过前天。交管部门建议,包括今早开始的既上班又不限行的3天时间里,市民最好选择提前半小时出门。

  这将仅仅是“十一”假期之前的第一个“最堵日”。“十一”长假前后,本市可能会经历3个这样的“最堵日”。据预测,这样的拥堵状况还会在9月25日、9月26日和10月9日出现。因为这几天全部为周末,但被调为正常工作日,受车辆不限行影响,届时本市路面可能会出现严重拥堵。

  惊天大堵呼唤破解之路

  市区交通拥堵时间已达每天5小时,交通拥堵范围正由市中心区向外围和放射线道路蔓延。形势逼人,如果拿不出行之有效的治理对策,任由“办法落后于困难”的情况发展下去,拥堵将成为北京城市发展的心腹大患。

  本报特约评论员李力言

  天街小雨润如酥,满城尽是堵车路。9月17日的北京,一场小雨引发了全城大拥堵。所有环线道路、主要大街、交通枢纽等出现不同程度拥堵,市区晚高峰拥堵路段峰值达到创纪录的140条,的哥抱怨平时三分钟的路程走了半小时,央视主持人白岩松感慨“堵不忍惨”,网友惊呼“一场小雨,足以击瘫北京交通!”

  京都米贵,居大不易,行更为不易。调查数据显示,北京市民每天平均上下班在路上消耗的时间为40分钟,居全国之首。本来,堵车在北京已是家常便饭,大家已经堵得习惯了,疲劳了,不想忽地来了这么一场“惊天大堵”,多少给疲劳的人们猛一激灵。

  面对此次大拥堵,交管部门给出了天气不好、事故多、出行集中、节日临近、新车增多等解释。固然,这些因素无不是堵车的推手。但这样的解释还是不在点上,难以让人信服。有专家指出,拥堵的病根,还在城市规划问题和人口日益膨胀的现状。城市摊子越铺越大,人口越来越多,而城市规划远远跟不上发展的需求。在这一矛盾背景下发展起来的交通系统,先天不足,后天失调,就好比平素就弱柳扶风的林妹妹,风和日丽还能勉强行几步,一旦下雨下雪,哪里还扛得住?

  近年来,从环线建设到地铁布局,从尾号限行到快速公交,决心之大,投入之多,无不凸显了北京为缓解交通拥堵所作的艰苦努力。然而,时至今日,交通拥堵问题仍未有根本改善的迹象。据预测,2015年北京机动车保有量将达到700万辆,即便采取最为严格的交通管制措施——单双号限行,拥堵仍将与目前持平。也就是说,随着机动车保有量的迅猛增加,这一政策的正面效力将很快耗尽,急需有关部门提前谋划,酝酿出台更富有前瞻性、创新型和系统性的对策。当前,如何在成型的城市格局中调整交通网络,如何提高交通管理的专业化和精细化水平,如何科学规划、迅速建设发达的公共交通体系,如何为市民提供便捷的、有尊严的公交服务等,无不考验着相关部门的决策水平和管理智慧。

  去年北京市常住人口已达1972万人,全年净增机动车51.5万辆,目前机动车已经超过450万辆。市区交通拥堵时间已达每天5小时,交通拥堵范围正由市中心区向外围和放射线道路蔓延。形势逼人,如果拿不出行之有效的治理对策,任由“办法落后于困难”的情况发展下去,拥堵将成为北京城市发展的心腹大患。

  回顾世界城市发展历程,各大城市都曾有过不堪回首的拥堵史,现在也依然面对这一难题。可以说,拥堵是一个世界难题。北京在迈向世界城市的过程中,需要以更大精力、更高智慧应对拥堵等棘手问题,积极破解城市发展的深层矛盾,为未来发展破除瓶颈,创生经验。这是城市发展的必由之路,也是检验城市文明的试金石。

编辑:李晨
转发至微博:   分享:  
 返回新闻频道首页·进入华商论坛
 
  相关新闻
 
版权申明
一、原创内容页
① 华商报、华商晨报、新文化报、重庆时报、大众生活报所有自采新闻(含图片、音视频)独家授权华商网发布,未经书面授权不得转载或镜像;授权转载应在授权范围内使用,并注明来源,例:“华商网-华商报”。
② 部分内容转载自其他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
备注:华商网独家原创,转载请联系029-86519800 (详见华商网申明
二、华商网提供上传空间、链接及论坛/博客/评论等服务页面的免责申明
① 所有图片、音视频标明来源,有作者姓名要详细标注
② 华商网为用户提供上传空间服务,对用户传输内容不做修改或编辑。当著作权人和/或依法可以行使信息网络传播权的权利人发现上传内容侵犯其信息网络传播权时,应向华商网发出权利通知,华商网将根据相关法律规定采取措施删除相关内容。(详见华商网申明
 
  华商新闻-陕西西安权威原创新闻门户_华商网

本地 新闻 财经 数码 教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