logo
  热点:皮革废料变胶囊 西安墓园 西安城墙假货之争 中华儒商诈捐 《泰坦尼克》热映 31届香港电影金像奖 柏树林古建筑失火 渣土车撞出租车
首 页 陕 西 原 创 国 内 社 会 国 际 网 事 视 界 专 题 回 顾 视 线 时 评 政企快线 人事任免
华商网 > 新闻 > 原创
网友对西安地铁8大期待:开通后能否缓解拥堵现状
http://news.hsw.cn    来源: 华商网  2010-09-27 18:38
华商彩信手机报,精彩资讯早知道!移动用户发‘HSB’到 10658000定制,3元/月!
 

  期待五:地铁开通是否会对生活环境造成影响?

  地铁开通给交通提供了便利,可有网友担心这种便利背后是否存在对生活造成影响的因素。网友“嘎嘎……蛋”称自己住在地铁沿线,不知道地铁经过时是否存在震动,对于住在附近的他来说是否有影响,这也是许多网友担心的问题之一。

  西安是首度开通地铁,因而网友们能联想到的和地铁相近的交通工具就是火车,对于曾在火车道沿线居住的居民来说,火车经过时的震动和响声也让住在地铁沿线的网友联想到相关的环境问题。

  期待六:地铁开通是否会缓解就业压力?

  西安目前大学毕业生的就压力也相对较大,招聘会上经常可以看见上百人为了一到两个职位进行“残酷”的竞争,而且工资也是低的可怜,仅够基本的生活费而已。面对目前就业难的严峻形势,甚至有网友发帖称大学生的工资还不如农民工。

  西安高校众多,每年都有大量的毕业生需要就业,但是相对有限的岗位使得大学生就业成为一个难题。西安地铁的开通,是否会使得一部分人就业,缓解西安的就业压力?这也成为网友关注的一个问题。

  有网友称,地铁的开通同时会带动相关产业的发展,从而会带动不同的人群去就业。对于从事相关学习的大学生来说,毕业后从事相关工作算是学以致用,对于其他人群来说,也存在大量的就业机遇。但是是否在一定程度上会真正缓解就业的压力,缓解的程度能有多大,许多网友称还在关注之中。

  期待七:地铁开通对生活的空间感是否有影响?

  “在工作的地方就努力工作,回到家就尽情享受家中的温馨感。”这是许多网友期待的生活方式,有网友表示,生活区域应该和工作区域分开来,工作的时候投入工作区域中,是一种紧张的工作情绪,回到家,在生活区域就尽情的享受生活所带来的快乐,如果家周围都是上班场所,即使自己休息,但是看到周围上班族急匆匆的身影,自己会有一种压抑感,无法去享受生活的快乐。

  但是地铁的开通有可能使这种愿望成为现实,地铁开通后,便利的交通条件将使人们不再需要在工作和住家中权衡远近,取舍两难。有更多市民会考虑,工作和生活的空间可以分开来,在市中心热土有住宅不再具有明显的优越感,相反,环境优,空气好,地铁沿线的城郊会更吸引人们的眼球。工作在城市中,生活在城郊,有可能会成为一种新的生活模式?

  华商网有网友表示,在西安上班,住在长安区或者咸阳,这都将不再是梦想,已经成为一种正逐步在向我们走进的现实。

  期待八:地铁开通是否能促进文化的发展?

  说起西安,就会想到文化之都,西安悠久的历史总是给人一种文化气氛浓郁的感觉。在其他省份通地铁的城市,都会把当地的文化积极地融入中地铁之中,行程特有的地铁文化,即使在国外,从每个城市的地铁中也能感受到当地的文化气氛。作为文化故都的西安,怎样把古城文化融入到现代化的地铁之中,进而促进西安文化的发展,这也引起了华商网网友的关注。

  在西安的公交站,我们时常可以看到一些“死缠烂打”的“行乞一族”,地铁开通后,地铁站也有可能成为这些“行乞一族”的“常驻地”,这样的现象势必会对西安地铁文化造成一定的负面影响。相反在国外的一些地铁站,也经常能遇到“行乞一族”,但乞讨者不会对你低声下气,也从不“死缠烂打”,他们大都凭手艺吃饭,一般是演奏小提琴或手风琴或吉他,一曲完毕后在车厢内巡回一周,之后再去下一节车厢。法国人是热爱艺术且富有同情心的,一节车厢走下来,多少都能有所收获。

  西安是文化之都,其人为文化方面是否也能让人眼前一亮。如何使地铁站不像公交站一样,到处都是“死缠烂打”的行乞一族。从而把故都文化尽情的通过地铁来展示,促进古城文化的发展,这也是地铁开通面临的一个问题。

编辑:李斌
转发至微博:   分享:  
 返回新闻频道首页·进入华商论坛
 
  相关新闻
·地铁三号线即将开工 西安设立交通管委会助力缓堵   10-09-26 04:56
·《西安市城市快速轨道交通近期建设规划》被批准   10-09-25 16:07
·地铁2号线自动检售票系统11月安装 单张票1秒可出   10-09-25 04:46
·女孩穿白裙拖着长尾频现上海地铁站引热议(图)   10-09-20 08:51
·北京地铁4号线早高峰再出故障 乘客滞留   10-09-17 14:28
 
版权申明
一、原创内容页
① 华商报、华商晨报、新文化报、重庆时报、大众生活报所有自采新闻(含图片、音视频)独家授权华商网发布,未经书面授权不得转载或镜像;授权转载应在授权范围内使用,并注明来源,例:“华商网-华商报”。
② 部分内容转载自其他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
备注:华商网独家原创,转载请联系029-86519800 (详见华商网申明
二、华商网提供上传空间、链接及论坛/博客/评论等服务页面的免责申明
① 所有图片、音视频标明来源,有作者姓名要详细标注
② 华商网为用户提供上传空间服务,对用户传输内容不做修改或编辑。当著作权人和/或依法可以行使信息网络传播权的权利人发现上传内容侵犯其信息网络传播权时,应向华商网发出权利通知,华商网将根据相关法律规定采取措施删除相关内容。(详见华商网申明
 
  华商新闻-陕西西安权威原创新闻门户_华商网

本地 新闻 财经 数码 教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