郭德纲 曾是以传统为根底的批判刀子
入选理由:当年被媒体投入无限热情追捧的草根明星,挖掘与发现公众视线外又真正优良的艺术家,是媒体行为的应有之意。之所以郭德纲可以经历这么多风波而不倒,首先是他的根基,无论作为相声演员,还是作为草根出身的文艺明星,看家的本事他从来未曾丢过,给人民带来欢快的笑声,在这些年里没有人比郭德纲做得更多更好更本分的了。
文_潘采夫时评作家
郭德纲的半辈子,比一个普通相声艺人的几辈子都要复杂。他这三十几年可用两段话来描述:出身寒微,从小学艺,拜入师门,又被逐出师门,天津卫混不下去了,一咬牙闯荡京城,尝尽人间白眼,苦熬出一个德云社,依靠精湛手艺和青皮气质,打拼出一方天地,开始走上中兴之路。
我说我是看着郭德纲长大的。
这句话不是砸挂,我指的是眼看着他长成大腕。他天津的事我不知道,他跟师傅的恩怨,他是不是犯了经济错误,那是天津人去研究的事。我关注的,是卫嘴子进京之后的奇遇。
郭德纲最美的时光,是在三四年前,他的事业正处于上升期,他还是德云社里那个穿着长衫体态微丰的相声艺人。他在台上横扫千军,砸挂一切,什么央视、汪洋、姜昆、春晚,反正他嘴下不死无名之辈。他在台上说得入港,“纲丝”们在台下带着微醺拖出长长的“噫”声。
《论五十年相声之怪现状》、《我这一辈子》、《我要上春晚》,《我要反三俗》《西征梦》,郭德纲所有叫得响的相声段子,都是在那一时期出现的。可别小看这几段,这是新千年里中国相声唯一的收成。
那个时候,一批青年才俊跟着他走。那个时候的郭,确实有相声大师的雏形,他远离央视,嘲笑歌颂相声,调侃主流意识形态,疾呼让相声回到剧场,很多神圣的虚伪的事物,都在他的讽刺中变得可笑。用王朔的话说,他是站在人民这头的。那时候他正遭到正统相声界的打压,我负责的评论版,曾一年之内发表近二十篇支持郭德纲的评论,一直评到“藏秘排油”为止。
郭德纲越来越火了,天价相声、上电视、当主持、演电影、开铺子,他的名字飞进了千家万户,他成功地摆脱了弱势与贫困。但奇怪的是,在这个星火燎原革命从胜利走向胜利的故事里,不少资深粉丝离去了。
如今,当年跟着他走的意见领袖已绝口不提往事,我猜他们深以为耻,不是因为郭德纲被封了,而是因为郭德纲的“变节”。郭德纲后来在徒弟打人事件中应对失措,举步维艰,跟身边没高人有关系。试想,如果有史航、袁鸿、老六、水晶、陈晓卿等文化达人的指点,那绝对是另一番天地。但他们早就与他分道了,竖子不足与谋。
革命分裂的根本原因,是因为路线有了分歧。很多人期待,郭德纲大师的诞生,能让传统相声的春天到来,能横扫各路伪相声,能战胜某种腐朽的文化。不幸的是,他们很快就发现所托非人,郭德纲自有他的理想,这个人根本不需要革命的浪漫主义。
郭德纲是一个有霸气的人,他彪悍的人生不需要别人解释,他就是要为自己活着。于是,一个成功人士该有的,他都统统超额实现了。他还给自己的别墅圈了座后花园,成了一个员外,还有护院的家丁。一个卫嘴子,终于在京城混发达了。他活出了真我,却也失去了一些东西。他越来越油光满面,一个艺人失去他批判的刀子,太成功了,他都不好意思批判了。大家开始怀念他从前的相声,这才红了几年呢?
郭德纲骨子里是个老派人,他有深厚的传统艺人的底色。对江湖道义烂熟于心,如泼皮不要命,仗义出头,有恩报恩,有仇报仇,走的是忠孝信义的路线,并且在创业时期将其运用得得心应手。对德云社是这样,对侯耀华是这样,对徐德亮这样,对BTV也是这样,他是一个小世界的主宰。但当他遭遇了业主委员会,遭遇了记者采访,遭遇了官家的宣传机器,现代法律和中国政治,这个陌生的世界让他有些发蒙。
于是,何云伟李菁退出了,德云社关门停业了,弟子进去了,书和音像制品都下架了,郭德纲傻了。打了一个记者,骂了句记不如鸡,竟然引发了惊天连锁反应。他在喜马拉雅山下骂了句娘,没想到引起了雪崩。自己怎么就下架了?还有没有天理?政治,尤其中国政治,这回事,他可能理解不了。他有小聪明而不懂大势,有小勇力而不知进退,还是一传统艺人的底子,所以能纵横于底层而不能游刃于大棋局。
BTV一战输得属于完败,和媒体的关系那么脆弱,找不到有关部门灭火,上头连个递话的都没有,在官场两眼一抹黑,郭德纲应该发现了,在京城,一点点虚火根本算不上站稳脚跟。卫嘴子混北京,难呐!
现在总算复演了,郭德纲接受一轮媒体采访,表达了洗心革面的决心,狠斗私字一闪念,说自己终于长大了。身子放得那个低,尘埃不见郭德纲。总算表态过关了,但德云社仍然没有消停下来。郭德纲开完“遵义会议”后开始了战略调整,收缩战线,回到剧场,说相声是正事。跟徒弟们也签了长约。但他对何云伟李菁仍然很有看法,大弟子出走,毕竟是件闹心的事。郭德纲对此事的反思是,只怪平日太面慈心软,换得别人以怨报德。这个反思相当不靠谱,也许会埋有祸根,但愿别成了“郭德纲掰棒子——红一个扔一个”。
郭德纲有两个诤友,一个是BTV,一个是姜昆。人生得一知己足矣,何况两个。这样郭德纲做每件事之前,都要先想一想BTV会不会搞自己,这是多好的一位诤友啊。以铜为鉴,可以正衣冠,以姜昆为鉴,可以知兴替,以BTV为鉴,可以知三俗。
天下惟庸人无咎无誉,这些跌宕不平但又不是摧毁性的经历,对一个有天分的艺术家,应该是一份珍贵的财富。当郭德纲真正过完他的一辈子,如果能写一则相声《我这一辈子》,也许才是他最好的作品。而一帮白发老头坐在德云社里面听,那场面应该相当和谐。
十年大事记
2003年在北京相声小品邀请赛上与搭档于谦合作,以相声《你好北京》获组委会特别奖。
2004年拜师相声名家侯耀文。
2005年德云社成为著名的实力派演出团体,上演节目达600余段,另外郭德纲加入侯耀文所领导的中国铁路文工团。
2006年与于谦、李菁、高峰同时拜金文声为师,北京德云社十周年庆典。
2007年在天津卫视主持《笑傲江湖》。
2008年辽宁卫视《到底是谁》担当主持人。
2009年郭德纲从艺20周年系列活动,德云社在三里屯开了分店,同时“郭家菜”开张。
2010年德云社首次和优酷合作《济公传》,开创了网络直播收费的先河。8月因涉嫌占用绿地被记者采访,其弟子与北京台记者发生斗殴,被北京台封杀。后德云社自查整顿,并让打人弟子当众道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