logo
  热点:皮革废料变胶囊 西安墓园 西安城墙假货之争 中华儒商诈捐 《泰坦尼克》热映 31届香港电影金像奖 柏树林古建筑失火 渣土车撞出租车
首 页 陕 西 原 创 国 内 社 会 国 际 网 事 视 界 专 题 回 顾 视 线 时 评 政企快线 人事任免
华商网 > 新闻 > 中国报道
多省市遇特殊天气将提前供暖 供暖价格基本未涨
http://news.hsw.cn    来源: 北京晨报  2010-10-25 07:41
华商彩信手机报,精彩资讯早知道!移动用户发‘HSB’到 10658000定制,3元/月!
 

  编者按:近日,新一轮冷空气来袭,随着北方地区大幅度降温,供暖也成为街头巷尾公众谈论很多的话题。长春等地面对入冬的第一道考题,摒除“按日历供暖”的刚性供暖机制,以天气变化为风向标,制定出“弹性供暖”新方案。然而,今年天然气、煤等基础资源价格都涨了,供暖费会不会跟着涨呢?分户计热收费进展如何?供暖的收费标准再次成为网友关注的焦点。多省市实行“弹性供暖” 遇特殊天气将提前供暖

  长春:提前供暖政府埋单

  “17日晚,长春有660万平方米的住宅提前供热。18日当晚,长春市有接近2000万平方米的住宅供热。到10月25日,全部供热。提前供热的补贴由政府承担。”长春市市政公用局局长刘东伟介绍。

  北京:11月起“看天”供暖

  从11月1日起,本市将根据天气寒冷情况,随时点火供暖,保证市民生活。昨天,市供热办宣布,从下周二开始,本市将首次启动天气会商制度,供热办、气象局和财政局将针对天气变化,共同决定是否提前启动供暖。在本市法定供暖日11月15日之前,将连续三周每周一次天气会商,分别是10月19日、10月26日和11月2日。

  石家庄:遇特殊天气将适时供暖

  记者从昨日下午召开的石家庄市供热计量改革暨今冬供热工作会议上获悉,在没有特殊天气出现的情况下,该市将从11月15日零时供暖,明年3月15日24时停供;如遇特殊天气,将适时供暖。

  供暖费会不会涨?试行供热计量收费北京就低不就高

  哈尔滨20日正式开栓供暖 仍执行去年的热价

  记者从哈尔滨市供热办了解到,供热期间居民室温18℃以上为达标。今年热价仍执行去年的热价,居民住宅热价为40.35元/平方米。根据《通知》,今冬供热期职工热费补贴仍按照《哈尔滨市人民政府关于哈尔滨市职工热费补贴有关事宜的通知》规定执行。

  北京试行供热计量收费就低不就高

  今冬明春是北京试行居民供热计量收费的首个供暖季。今年新建竣工投用的公建、居民小区,以及完成节能改造、具备供热计量条件的既有建筑,将全部实行供热计量收费。北京市市政市容委委员李楠表示,试行期间,居民热费“就低不就高”,供暖费上限不会超过按面积收费的额度。

  供暖价格升或降 百姓需要明白账

  “价格只能上,不能下?那不是良性循环!”银川市住房保障局局长白建平说。“上去了的价格,通过市场调节也完全可以再降下来!”银川市许多年来一直执行稳定的供暖价格。究竟多少钱一平方米算合适?有没有一个科学的计算方法给人民群众一个明白账?

  温度要有硬标准 确保问题不出在“最后10米”

  长春市过去供暖腰杆不硬,主要因为多年积淀的种种老问题:“长春市供热企业从数量上看85%是民营,供热面积占到1/4左右。”刘东伟介绍,多年来,由于供热基础设施欠账太多,导致不少城市热源不足,集中供热面积少,分散供热中小锅炉能力欠缺,供热管道老化,老旧楼房保温性能差,加之有些供热企业只顾经济利益,烧煤缺斤少两,供热问题积重难返。

编辑:李斌
一键转帖:
 返回新闻频道首页·进入华商论坛
 
  相关新闻
·宝鸡:集中供暖管道就在家门口却不能入户   10-10-22 17:28
·装上暖气片却不能供气 热力:提高供热尚需时间   10-10-22 04:48
·西安今冬供暖 供热价不协商业主有权拒交热费   10-10-14 04:42
·陕西今冬拟实行煤价与供暖联动政策 确保今冬供暖   10-10-12 03:42
·英国王室欲用扶贫款更换王宫供暖设备 遭官员拒绝   10-09-26 06:42
 
版权申明
一、原创内容页
① 华商报、华商晨报、新文化报、重庆时报、大众生活报所有自采新闻(含图片、音视频)独家授权华商网发布,未经书面授权不得转载或镜像;授权转载应在授权范围内使用,并注明来源,例:“华商网-华商报”。
② 部分内容转载自其他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
备注:华商网独家原创,转载请联系029-86519800 (详见华商网申明
二、华商网提供上传空间、链接及论坛/博客/评论等服务页面的免责申明
① 所有图片、音视频标明来源,有作者姓名要详细标注
② 华商网为用户提供上传空间服务,对用户传输内容不做修改或编辑。当著作权人和/或依法可以行使信息网络传播权的权利人发现上传内容侵犯其信息网络传播权时,应向华商网发出权利通知,华商网将根据相关法律规定采取措施删除相关内容。(详见华商网申明
 
  华商新闻-陕西西安权威原创新闻门户_华商网

本地 新闻 财经 数码 教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