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电脑上弹出360召回“扣扣保镖”窗口(截图)
也许是看到了公众的愤怒,昨日腾讯和360的公开表态都变得温和而深情,以寻求用户的谅解。腾讯公关总经理泣不成声,马化腾一夜未眠……但遗憾的是,这些不得已的表态还只是公关口吻,还看不到实际的“和解”……
一边是高管现身“声泪俱下”,并向用户表示歉意;另一边公开信中称,向每一位受这个事件影响的用户表示心中的歉意。昨日,腾讯和360的纠纷仍在继续,但与之前不同的是,双方都大打“悲情牌”,以博取广大用户谅解。
腾 讯不兼容360已是最低抗争
腾讯昨日上午召开发布会,向用户发出第二封公开信《难以承受之痛的背后》,声情并茂地解释了为何“在装有360软件的电脑上停止运行QQ软件”,同时首次公布360扣扣保镖如何攻击QQ的最新证据。腾讯表示,不兼容360软件已是最低的抗争方式,并称马化腾等高管之前一夜未眠。
昨日,腾讯多位高管现身会场,腾讯公关总经理刘畅泣不成声,甚至说不出完整的句子,声称“这是经历的最惨烈的战争”,“声泪俱下”地讲述了腾讯公司的“非人遭遇”。CTO(首席技术官)熊明华更透露,自己和同事都曾遭到对手威胁,“其实360他们之前也对我们有些威胁,私下里通过一些短信、电话来威胁我们,说要不要合作,不合作就要怎么样”。
谈及之所以没有通过司法途径解决问题的原因,熊明华表示司法过程非常缓慢,腾讯做出不兼容360的决定也是迫不得已的行为。
腾讯方面向QQ用户表达歉意,熊明华强调腾讯的举措还是出于保护用户的目的,“360冲破了道德底线,才逼得我们这么做”。他们还说,有很多用户,甚至他们的亲戚朋友都对他们表示愤怒。11月3日腾讯向用户发出公开信,称在360公司停止对QQ进行外挂侵犯和恶意诋毁之前,已决定将在装有360软件的电脑上停止运行QQ软件。
腾 讯否认将因360纠纷关闭QQ群
昨日坊间有消息称,腾讯CTO熊明华在发布会上表示,“因为要全面配合腾讯QQ软件对电脑进行360杀毒软件的系统排查自检工作,腾讯公司将在一周之后(11月10日)关闭所有QQ群,请QQ群的成员保存好群内联系方式,腾讯不对意外损失联系方式负责”。
上述相关报道经部分媒体发布转载后,迅速引发各方的高度关注。
随后,腾讯相关负责人对这一消息予以坚决否认。腾讯公司也就此事件发出官方澄清公告。
360召回扣扣保镖 决定搁置争执
昨日上午,360弹窗宣布召回扣扣保镖,需用户自行卸载。
昨日中午,360给本报记者发来公开信,称“我们本着为用户负责的精神,决定搁置公司与公司之间的争执,我们向每一位受这个事件影响的用户表示我们心中的歉意”。不过,360方面表示,第一,360扣扣保镖根本不存在腾讯公司指称的后门程序;第二,360扣扣保镖根本没有窃取QQ用户隐私信息的软件行为。
但就在前一天夜里,360还在建议用户停止使用QQ三天,“以示对腾讯公司不尊重用户权益的抗议”。昨日虽然态度缓和,可360并没有收回这个激烈的建议。 本报记者 韩博强
360与QQ软件能兼容了吗?
360声称已与QQ恢复完全兼容
昨日下午6时40分,360发布声明称,在国家相关部门的强力干预下,目前QQ和360软件已经实现了完全兼容。
腾讯回应既定部署未变不会妥协
对于360关于QQ和360软件“已经实现了完全兼容”的说法,腾讯方面表示360的说法不实,腾讯的既定部署未变,不会做出妥协。
业内声音
继续对抗可能“鱼死网破”
QQ抛出了“和解”条件,360也表示了搁置争执的意愿,纷争双方会否握手言和呢?
“至少看到事情有获得解决的可能。”一位IT从业人士表示,“如果从用户的角度看,360主要是在后台使用,而QQ已经成为大家的日常沟通的习惯性工具,对比来说,360的‘粘’性不够。”在该人士看来,“如果继续对抗,可能会导致‘鱼死网破’的结局。”
艾瑞资讯集团一位不愿透露姓名的人士表示,这其实是经济利益上的纠纷,希望尽快和解,如果如此对抗,受损害的还是用户。 本报记者 韩博强
双方有可能达成和解
对于昨日上午360发布的对用户的公开信,业内人士认为,这是360“撤退”、双方将可能达成和解的重要信号。据知情人士称,腾讯公司已在昨日凌晨暗中提高了对360软件的兼容度,以减少双方软件在用户电脑中的冲突情况。而结合360方面发布的公开信,上述人士称,预计双方有可能达成和解。
目前,在腾讯宣布在运行360软件的电脑上停止运行QQ后,据不完全统计,国内仍有大部分的网友未受到两大软件“有我无他”的斗争威胁,很多电脑的QQ软件和360软件依然共存。
停止纷争还用户电脑宁静
昨日上午,包括DCCI互联网数据中心总经理胡延平、著名互联网人士谢文在内的11位互联网人士联名发布呼吁信。
这些人士呼吁腾讯、360以及卷入纷争的其他企业,立即停止舆论、市场、产品、技术等层面的互相攻击行为,还用户电脑以宁静。联名信还表示,政府部门有必要出面制止纷争,但应以制止而非制裁为原则,不宜以违背市场规律的行政手段干预市场,或者进一步扩大打击面,陷互联网服务业于过度管制、难以创新的境地。
解决之道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