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城墙内书院门已经整修成商业步行街本报记者 陈团结 摄 
  未来啥设想?  
  设想1:碑林建设世界最有影响书法学院  
  皇城区域的产业发展,将集高端文化旅游、高尚购物、休闲娱乐、综合服务等为特色的核心文化和商业中心。  
  王学东说,我们设想包装一批在世界上有影响的文化旅游品牌。  
  比如依托碑林建设世界最有影响的书法学院;将城墙内董仲舒墓址修建成全国学子的必游之地;建设皇城区域内旅游线路快捷通道。  
  设想2:顺城巷一圈打造文化步行街  
  王学东说,我们提出过在该区域打造中国历史文化长廊的项目。构想打造环城旅游带:围绕西安城墙一周,将城墙、护城河、环城林带和顺城巷完美地结合,形成一条立体系统景区;顺城巷一圈重点打造文化步行街;护城河重点打造开放的亲水休闲娱乐空间;护城河和城墙之间的环线空间重点打造公共文化休闲空间,护城河外部到环城路地带,重点打造文化休闲、城市配套场所。  
  设想3:机动车或将逐步退出皇城  
  王学东说,我们设想,通过若干年的建设,将机动车逐步退出这一区域。围绕钟楼、碑林、城隍庙等主要旅游景点建设自行车专用车道,在顺城巷、历史街区等区域发展步行道。  
  在皇城区域外,逐步限制机动车进入,加快玉祥门立交、东门立交、南门与环城南路等交通综合治理工程。在环城路以外修建公共停车设施,改变皇城区域目前的交通中心功能作用。  
  设想4:行政单位要迁人口密度要降  
  逐步弱化和分离城墙内的行政、交通和居住等功能。  
  以行政中心外迁为契机,促使更多行政单位外迁,将一些成本较高、效益较低和缺乏竞争优势的产业,不适应要求的工业、仓储等企业单位外迁,降低人口密度,发展高端服务业,提升皇城区域的整体形象和文化品位。  
  专家有话说:皇城内尽量多拆少建  
  西安市社会科学院副院长李骊明说,西安在作历史文化名城的规划时,就提出“城墙内建筑只拆不建、多拆少建”,但执行的不够好。他提出,皇城区域要以交通便捷化、居住社区人本化、产业人文化、景观特色化的思路实现智慧性发展。 本报记者 孙洪伟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