logo
 
头条回顾 联系方式:029-86519800 华商网官方微博
新闻首页 陕 西 调查·策划 国 内 时 评 社 会 国 际 图 片 网 事 娱 乐 体 育 人事任免 世园会 问道楼观
热点:皮革废料变胶囊 西安墓园 西安城墙假货之争 中华儒商诈捐 《泰坦尼克》热映 31届香港电影金像奖 柏树林古建筑失火 渣土车撞出租车  
华商网 > 新闻 > 陕西
西安市民首次办房贷被拒 意外发现“被贷款”两次
http://news.hsw.cn    来源: 华商网-华商报  2010-12-03 05:51
华商彩信手机报,精彩资讯早知道!移动用户发‘HSB’到 10658000定制,3元/月!
 
推 荐
救护车成员工旅游大巴
救护车成员工旅游大巴
贵阳一4层在建楼房倒塌
贵阳一4层在建楼房倒塌
·西安一男子7楼举汽油瓶称要自焚 因医药费难报销
·明起陕西大部地区要降温8℃左右 4月1日局地小雨
·西安部分出租拉远拒近 司机:西安和长安隔着个县
·郭杜机动车检测站违规被关停 今日前检测可拿报告
·咸阳出土2400年前骨头汤是狗肉汤 渭南古时有大象
·重庆一母亲在儿子脚心剜洞 自称是管教需要(图)
 
  核心提示: 首次去银行办房贷,却被告知自己和妻子名下已各有一次房贷记录。为弄清这个问题,鱼先生多次来到西安银行玉祥门支行所属的西安银行城西支行了解事情进展。西安市含光物业总公司一位姓陈的副总经理表示,相关情况已经在给银行的“情况说明”里说了,具体情况她并不清楚。
 

  首次去银行办房贷,却被告知自己和妻子名下已各有一次房贷记录。按照相关政策,银行因此不予放贷。“我已经签了合同,交了约40万元首付,如因此导致贷款放不下来,售楼方就可单方终止合同,我还要承担相应责任。”12月1日,家住北关的鱼先生说。目前,有关银行已展开调查。

  办房贷时

  意外发现7年前已“被贷款”

  11月10日,在交通银行申请房贷的鱼先生从银行处得知,他的房贷申请被拒绝。原因是银行查出他和妻子已有两次房贷记录。按照相关规定,对于本地人购买第三套住房暂停放贷。“当天我就去人行西安分行营业管理部打出了我和妻子的个人信用报告。”鱼先生说。记者看到,这两份个人信用报告显示:鱼先生于2003年11月在西安市商业银行玉祥门支行(现西安银行玉祥门支行)申请个人住房贷款41万,其妻子王女士于同年8月在同一银行申请个人住房贷款14万。两笔贷款于2006年8月均被结清。

  “2003年,我们在北关含光阁添置了一套房屋。那次我们分期将购房款付清,并未贷款。况且那次购房款总数也不过17万元。”鱼先生说。

  开发商称“当时按揭现场混乱而造成”

  那么到底当初是谁到银行办理的贷款?为弄清这个问题,鱼先生多次来到西安银行玉祥门支行所属的西安银行城西支行了解事情进展。

  此后,西安银行城西支行给鱼先生提供了一份西安市含光物业总公司11月24日给西安银行城西支行出具的“情况说明”:“现有含光阁业主鱼某、王某,经查该二人贷款由于当时按揭现场混乱而造成,后经我(公)司2005年核查后,已于2006年清理该贷款,现申请消除此二人贷款记录。”

  让鱼先生疑惑的是,申请房贷有一套严格程序,不但要本人身份证复印件,还要本人签字、单位开收入证明等,而这些他从未办过。这两笔贷款究竟是如何产生的?

  西安市含光物业总公司一位姓陈的副总经理表示,相关情况已经在给银行的“情况说明”里说了,具体情况她并不清楚。

  据悉,目前西安银行总行已经安排调查组进行调档,将对2003年该楼盘整个贷款情况进行彻查。西安银行城西支行一位负责人表示,“究竟这两笔贷款有没有问题,是在哪个环节出了问题,以及是仅鱼先生一户存在这样的问题,还是其他业主也存在相同问题,都有待于调查。”

  特别提醒

  贷款前最好先查查个人信用

  目前,欲购新房的鱼先生急切盼望事情能早日水落石出,“希望能消除我们那两次贷款记录,以便我此次买房能顺利贷款。同时,也希望通过我的事提醒买房者,签合同付首付之前一定先要去查一下个人及家庭成员的个人信用。避免交了首付签了合同后又出现这样的问题。”

  据了解,按照目前规定,市民可凭身份证及复印件,前往位于西大街的人行西安分行营业管理部,一年内免费查询一次个人信用报告。本报记者 郭晓蓉

编辑:赵萌
分享到微博:
 返回新闻频道首页·进入华商论坛
 
  相关新闻
·西安出台限购令 叫停外地人二套房贷   10-12-02 07:59
·西安出台限购令 叫停外地人二套房贷   10-12-02 07:45
·西安叫停外地人二套房贷 本地居民暂停三套房贷   10-12-02 04:28
·小夫妻为第三套房贷折腾结婚证 离婚复婚再离婚   10-11-18 13:35
 
版权申明
一、原创内容页
① 华商报、华商晨报、新文化报、重庆时报、大众生活报所有自采新闻(含图片、音视频)独家授权华商网发布,未经书面授权不得转载或镜像;授权转载应在授权范围内使用,并注明来源,例:“华商网-华商报”。
② 部分内容转载自其他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
备注:华商网独家原创,转载请联系029-86519800 (详见华商网申明
二、华商网提供上传空间、链接及论坛/博客/评论等服务页面的免责申明
① 所有图片、音视频标明来源,有作者姓名要详细标注
② 华商网为用户提供上传空间服务,对用户传输内容不做修改或编辑。当著作权人和/或依法可以行使信息网络传播权的权利人发现上传内容侵犯其信息网络传播权时,应向华商网发出权利通知,华商网将根据相关法律规定采取措施删除相关内容。(详见华商网申明
 
  华商新闻-陕西西安权威原创新闻门户_华商网

本地 新闻 财经 数码 教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