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虽然有太阳能,但还必须妥善保管煤油灯,以备不时之需 记者 王卫平 摄
王芝芳和智障女儿等5口人住在两孔破窑洞里,为保证安全,用木柱顶住窑顶。 王卫平摄
“幸福离你们很近,离我们却很远。”“在这个一年也来不了几个人的山村里,男人们能娶个老婆就很不错了!”在王芝芳看来,娶妻生子这个人类最基本的需求,对于花庄沟村的男人来说是那么遥不可及。花庄沟村仅8户人家,因处大山深处,公路不通,极端贫困,领回家的姑娘都被吓跑了,10个大龄男子至今未能婚娶。
走进“最寂寞”的村庄
58岁的王芝芳不识字,但她是花庄沟村里的能人。每到农闲,这个生了6个孩子的女人就步行出大山,把乡亲的处境告诉外界。她说花庄沟村一年到头没有外人来,是“世界上最寂寞的村庄”,“为了一村人,请你们去看看!”
12月8日,记者驱车前往。从甘泉县道镇政府向南约两公里处右拐进沟,前方15里外就是花庄沟村。一条狭窄土路在半山腰上蜿蜒,两旁遍布枣刺和荆棘,路太窄了,汽车蹒跚约5分钟后就走不动了。
徒步进山,路越走越窄,除了散养的毛驴和耕牛,没见一个人。山顶也无电线杆,手机也没了信号。
这是进出花庄沟村的唯一通道,村里产的玉米、土豆等用毛驴或架子车从这里运出山外,换回够半年或一年用的面粉回家储藏,否则雨雪后他们就没啥吃的了。
阴雨天照明还得靠煤油灯
约1小时后,终于来到了花庄沟村。
村里仅有的8户人家散落在一山坡上,两头相距两三里。王芝芳一家5口住在两孔破窑洞里,窑顶裂缝了,用两根木柱顶着。大女儿已出嫁,两个儿子还是光棍,还有个孩子去世了。最小的女儿22岁,有些弱智,“本来能治好,条件有限给耽误了”。
村民张慕民是上门女婿,妻子智障,两人未生育。有严重哮喘病的张慕民每天上山种粮后,还得赶回家给老婆做饭。
今年,水利局在河道里打了口井,人与牲口喝的水这才分开了;政府还给每户免费安装了太阳能发电设备,这样每晚可以用两三个小时电灯,但阴雨天还是用不了,因此煤油灯仍是每家的必需品。
用电不能保证,花庄沟村人很难看上电视,也没有任何家电,他们对外面世界的变化几乎无从知晓。“城里的房子都贴瓷砖……”这是很多村民想象中的城市模样。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