logo
  热点:皮革废料变胶囊 西安墓园 西安城墙假货之争 中华儒商诈捐 《泰坦尼克》热映 31届香港电影金像奖 柏树林古建筑失火 渣土车撞出租车
首 页 陕 西 原 创 国 内 社 会 国 际 网 事 视 界 专 题 回 顾 视 线 时 评 政企快线 人事任免
华商网 > 新闻 > 华商评论
林良多的诗何以能引起共鸣
http://news.hsw.cn    来源: 中国经济网  2011-01-13 14:53
华商彩信手机报,精彩资讯早知道!移动用户发‘HSB’到 10658000定制,3元/月!
 
推 荐
男子高院门前扬言自爆
男子高院门前扬言自爆
政府办公楼白宫故宫皆有
政府办公楼白宫故宫皆有
·山西孕妇一家遭放射事故致其女儿成年后智商仅46
·特等功臣守清贫未留1分钱遗产 曾生擒豫西匪首
·咸阳一女生被警车撞骨折 警方:因砍人警情急出警
·男子收上百求爱电话 因手机号在交友节目被误公布
·市民畅谈与西安名片的故事:爱上兵马俑爱上这座城
·潍坊现城管秒杀式罚款 从拍照到贴罚单不超五秒
 

  美国纽约州立大学水牛城分校退休华裔物理学荣誉教授林良多(Duo-Liang Lin)最近在美国《华盛顿邮报》上发表了一首英文诗《你们究竟要我们怎样生存?》,随后被国内媒体刊发,并引起了广大网友的关注和热议。

  为何在诗歌这种文体与国人生活日益远离之时,林教授的这篇诗歌却反而引起了广大网友们如此高的关注?何以众多网友纷纷一致以网络流行词汇“非常给力”对其表示赞许?想知道其中原因,我们每个人不妨先来朗读下这篇诗歌。

  当我们是东亚病夫时,我们被说成是黄祸;当我们被预言将成为超级大国时,又被称为主要威胁;

  当我们的人口超过十亿时,你们说我们摧毁地球;当我们限制人口增长时,你们又说我们践踏人权;

  当我们一贫如洗时,你们视我们低贱如狗;当我们借钱给你们时,你们又埋怨使你们国债累累……

  中国无论怎么做,似乎都“里外不是人”!为什么你们这样憎恨我们?你们究竟要我们怎样生存?林教授的诗歌以犀利的文笔道出了国人的心声,同时也如一把愤怒的尖刀刺向西方国家的傲慢与偏见!

  痛快淋漓!掷地有声!这首诗给网友的感觉可以如此来形容。其实,一直以来,由于西方的傲慢和偏见,他们往往打着民主、人权的旗号给中国贴上各种各样不公平、莫须有的标签。

  正如诗歌中所言,当我们动乱无序时,你们说我们没有法治;当我们依法平暴时,你们又说我们违反人权。当我们发展工业时,你们说我们是污染源;当我们把产品卖给你们时,你们又说造成地球变暖。

  西方国家表面一套,背后一套,他们惯用的这些“双重标准”的伎俩早已让国人深感压抑和愤慨,通过林教授的这首诗歌,众多国人和网友以来的压抑和愤慨得以释放,可谓是“解渴”,这也是林教授这首诗歌之所以备受网友称赞的原因所在。

  中国历来崇尚和平发展,也一直是文明礼仪之邦。在近现代发展过程中,中国依靠全体人民的集体智慧取得了举世瞩目的成绩。特别是在改革开放后,我们的经济迅速发展,成为世界第二大经济体,同时举办了很多次世界盛会,这令世界瞩目。

  中国在取得巨大成就的同时,也引来西方某些国家的嫉妒和不满,他们屡次推出“中国威胁论”等言论,试图靠“抹黑”来阻碍中国的崛起。其实,中国向来是推动世界和平、发展、和谐的重要力量,中国从来不对任何国家或地区发动战争,无论哪国有灾难,中国都会大力救援,和平、发展、和谐的中国才是真正的中国!

  “树欲静而风不止。”西方国家的傲慢、偏见以及别有用心的“双重标准”并不会在短期内消失,那么还是那句老话,走自己的路,让别人说去吧。

  面对这些傲慢和偏见,所有中国人更要团结、自立、自强!全世界华人更要团结起来!因为我们相信,中华民族实现全面伟大复兴之时,必是西方的傲慢和偏见消失殆尽之日。(冯兴)

编辑:朱羽喆
分享到微博:
 
 
  相关新闻
 
版权申明
一、原创内容页
① 华商报、华商晨报、新文化报、重庆时报、大众生活报所有自采新闻(含图片、音视频)独家授权华商网发布,未经书面授权不得转载或镜像;授权转载应在授权范围内使用,并注明来源,例:“华商网-华商报”。
② 部分内容转载自其他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
备注:华商网独家原创,转载请联系029-86519800 (详见华商网申明
二、华商网提供上传空间、链接及论坛/博客/评论等服务页面的免责申明
① 所有图片、音视频标明来源,有作者姓名要详细标注
② 华商网为用户提供上传空间服务,对用户传输内容不做修改或编辑。当著作权人和/或依法可以行使信息网络传播权的权利人发现上传内容侵犯其信息网络传播权时,应向华商网发出权利通知,华商网将根据相关法律规定采取措施删除相关内容。(详见华商网申明
 
  华商新闻-陕西西安权威原创新闻门户_华商网

本地 新闻 财经 数码 教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