logo
  热点:皮革废料变胶囊 西安墓园 西安城墙假货之争 中华儒商诈捐 《泰坦尼克》热映 31届香港电影金像奖 柏树林古建筑失火 渣土车撞出租车
首 页 陕 西 原 创 国 内 社 会 国 际 网 事 视 界 专 题 回 顾 视 线 时 评 政企快线 人事任免
华商网 > 新闻 > 陕西
加息让房奴难当 西安近六成受访者推迟购房计划
http://news.hsw.cn    来源: 西安晚报  2011-01-15 09:53
华商彩信手机报,精彩资讯早知道!移动用户发‘HSB’到 10658000定制,3元/月!
 
推 荐
男子高院门前扬言自爆
男子高院门前扬言自爆
政府办公楼白宫故宫皆有
政府办公楼白宫故宫皆有
·山西孕妇一家遭放射事故致其女儿成年后智商仅46
·特等功臣守清贫未留1分钱遗产 曾生擒豫西匪首
·咸阳一女生被警车撞骨折 警方:因砍人警情急出警
·男子收上百求爱电话 因手机号在交友节目被误公布
·市民畅谈与西安名片的故事:爱上兵马俑爱上这座城
·潍坊现城管秒杀式罚款 从拍照到贴罚单不超五秒
 

由于银行加息,部分购房者只得望房兴叹。

  文/记者张潇 图/记者王燕

  央行宣布,自2010年12月26日起上调金融机构人民币存贷款基准利率,一年期存贷款基准利率分别上调0.25个百分点,一年期存款基准利率升至2.75%,一年期贷款基准利率升至5.81%,其他各档次存贷款基准利率均相应调整。

  这是2004年10月29日以来央行首次同时上调存贷款利率。日前,本报进行了民意调查,共有203人参与,结果显示:近六成计划买房者会推迟购房计划。

  <<<<<央行:2011年1月20日起上调准备金率0.5个百分点

  逾六成受访者

  涨幅让人有些吃不消

  “听到加息的消息,您的第一反应是什么?”35.2%的受访者表示“惊讶,怎么年内第二次加息”,32.3%的选择了“担心,对自己影响较大”,32.5%的则认为“大势所趋,无所谓”。

  27岁的市民王熙计划2011年买房,以备结婚之用,他拿着收集的一叠买房宣传单页给记者看:“我研究生才毕业一年,已经看了3个月房。首付需要父母资助,本来压力就大,这下又忽然加息,愁死了。”

  市民刘成就职于某外资企业,月薪6000元。2009年他在高新区贷款100万元,期限20年买了套房,首次购房享受了8.5折优惠利率。可加息后贷款利率为5.44%,两次加息累计提高0.39%,月供增加了217.82元。“我还款是靠自己的积蓄和工资,日子已经紧巴巴了,现在每月又加了217.82元,这个涨幅让人有些吃不消。”

  专业人士以刘成的贷款状况为例算了一笔账:如果不享受优惠利率,加息后贷款利率为6.4%,两次加息累计提高了0.46%,每个月月供增加267.24元,如果购买的是二套房,利率比基准利率上浮1.1倍,加息后的贷款利率将增加到7.04%,两次加息累计提高0.51%,月供增加303.62元。

  两次加息对普通购房人来说,房贷月供压力明显加大了。

  近六成受访者

  会推迟买房计划

  “如果您准备贷款买房,年内二次加息,会影响您买房的计划吗?”回答“会,真是雪上加霜”的受访者占56%,25%的表示“不会,打算咬牙办理”,19%的“还在犹豫”。

  王熙目前暂停了自己的买房计划:“只能等等看了,现在我做梦都盼着出台减轻买房压力的政策。”

  2010年两次加息,“作为‘房奴’,您的直接感受是”,60.9%的受访者感觉“着急,负担更重了”,19%的觉得“平静,还能接受”,20.1%的“不理解,怎么又加息”。

  网友“大雪”有些困惑:“靠加息控制房价,只能让穷人更穷,有钱人谁贷款买房?”这种看法在某咨询购房的QQ群里得到了很多人的响应。网友“微风细雨”提出了疑问:“作为普通的工薪阶层,购房的压力加大了,而工资又增幅不大,这样的状况还要持续多久?”网友“无度”则担心贷款加息无形助推房价上涨。

  西安交通大学经济与金融学院金融系主任李成认为,加息是国家层面为了平稳物价采取的相对紧缩的措施,加息后,信贷活动会受到一定的约束。

  某位不愿透露姓名的理财师认为,2008年减息,2010年加息,都是正常的市场调控,利率浮动并不大,是针对宏观局势的调控举措,而房价上涨的因素复杂,单单因为利率变化就推测上涨并不科学。

  对于市民的担忧心态,李成表示理解:“贷款成本增加,作为还款人当然是增加一块钱也不愿意,能接受的是少数。”

  在他看来,对于已经购房的人来说,虽然还款压力大了,但应该看到房子在增值,2010年西安房价增幅保守估计约30%,甚至更高。而去年利息一共增长0.5%,总收益增加了,即使是自住房,买房支出相比今年也减少了,任何持有房子的人收益实际都在增加。

 [1] [2] 下一页
编辑:李晨
分享到微博:
 
 
  相关新闻
 
版权申明
一、原创内容页
① 华商报、华商晨报、新文化报、重庆时报、大众生活报所有自采新闻(含图片、音视频)独家授权华商网发布,未经书面授权不得转载或镜像;授权转载应在授权范围内使用,并注明来源,例:“华商网-华商报”。
② 部分内容转载自其他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
备注:华商网独家原创,转载请联系029-86519800 (详见华商网申明
二、华商网提供上传空间、链接及论坛/博客/评论等服务页面的免责申明
① 所有图片、音视频标明来源,有作者姓名要详细标注
② 华商网为用户提供上传空间服务,对用户传输内容不做修改或编辑。当著作权人和/或依法可以行使信息网络传播权的权利人发现上传内容侵犯其信息网络传播权时,应向华商网发出权利通知,华商网将根据相关法律规定采取措施删除相关内容。(详见华商网申明
 
  华商新闻-陕西西安权威原创新闻门户_华商网

本地 新闻 财经 数码 教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