呼吁
建设普惠性幼儿园
“要让民办教育与公办教育在同一个平台上发展,最终让优秀师资在幼教系统流动起来。”陈玉玲委员建议,政府加强对民办教育的监管和扶持,加大对学前教育的资金投入,创造条件把学前教育纳入义务教育的范畴,让学前教育回归到公益性轨道。
“学前教育是否纳入义务教育,说白了其实就是政府投入还是社会投入的问题。”陈玉玲委员表示,扩大学前教育资源,建设数量充足、条件达标、收费合理、面向区域内所有适龄儿童的普惠性幼儿园,应该是政府发展规划学前教育的关注重点。应尽快对幼儿园收费项目和收费标准给予规范,不能把幼儿教育机构办成营利机构。同时要实行幼儿教师资格准入制度,多渠道补充合格教师,从根本上解决一些地方长期存在的教师数量不足问题。
权威回应
2015年全省所有乡镇
将建公办中心幼儿园
昨天,省教育厅厅长杨希文对学前教育有关问题进行回应。他表示,“十二五”期间,我省将解决好学前教育资源不足等问题,大力实施“幼儿园建设工程”,2011年起全省逐步推行学前一年免费教育,三年基本解决“入园难”、“入园贵”问题。
杨希文表示,我省“十二五规划”教育改革将重点解决好学前教育资源不足的问题,努力构建覆盖城乡、布局合理的学前教育公共服务体系。大力实施“幼儿园建设工程”,省财政设立幼儿园建设专项资金,实行以奖代补,支持乡镇中心幼儿园建设。充分利用中小学布局,调整富余的校舍和教师举办幼儿园(班),并通过购买服务等方式鼓励村集体或个人举办村级幼儿园(班),使幼儿教育尽快覆盖全部行政村。到2015年,全省所有乡镇建有一所公办中心幼儿园,实现学前一年免费教育,基本普及学前两年教育,初步建成县、乡(镇)两级学前教育骨干体系和县、乡、村三级学前教育服务网络。
同时,解决好幼教师资来源和待遇问题。对学前教育严格核定收费标准,努力解决“入园贵”问题,从2011年起全省逐步推行学前一年免费教育,支持和鼓励各小学办好学前一年班。保障适龄儿童接受基本的、有质量的学前教育,三年基本解决“入园难”、“入园贵”问题。力争到2020年,幼儿在园人数要从目前的57.36万人,增加到134.81万人,学前三年毛入园率从53.77%提高到95.2%。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