食品价格上涨7%
2010年全年,西安CPI比上年上涨3.5%,“八大类”呈全面上涨态势。食品价格上涨7%,涨幅居八大类之首,对CPI上涨的贡献率为65.7%;其次,居住类价格上涨2.7%,拉动价格总水平上涨0.4个百分点,对CPI上涨的贡献率为11.4%。
房屋销售价格累计上涨12.1%
据统计,12月份,西安房屋销售价格同比上涨8.2%,涨幅较上月回落2.1个百分点。2010年全年,西安房屋销售价格累计上涨12.1%。本报记者 段晓宁
专家:春节前后有加息可能
中信证券首席宏观经济分析师诸建芳昨表示,CPI增长完全在预料中,2010年12月CPI主要是食品价格上涨带来的,预计今年CPI将呈现前高后低态势,高点将出现在上半年,预计一季度CPI可能达到4.6%左右,随着下半年政府抗通胀政策的奏效,CPI将逐步下行。预计加息2-3次,春节前后加息存在可能性。
对于备受关注的经济增长速度,诸建芳认为,GDP的全年数据在预料之中,唯有四季度的GDP比预想的要高一点。预计今年的GDP将达9.5%,受基数效应和政府紧缩政策的影响,预计GDP呈前低后高的走势。虽然数据上较去年有一定回落,但符合中国经济增长的潜在水平,是较健康的。钟新
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15695元
国家统计局陕西调查总队昨日发布数据称,2010年,陕西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15695元,较2009年增加1566元,增长11.1%,扣除物价因素,实际增长7.1%。
和2006年陕西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9268元相比,“十一五”期间,陕西城镇居民可支配收入年均增加了1485元,年均增长13.7%,扣除物价因素,年均增长9.9%。
据分析,陕西城镇居民来自工资性收入、包括离退休金在内的转移性收入占家庭总收入的95%,政策性增资是居民收入增长较快的主导因素。
去年以来,我省出台了行政事业单位财政供养人员津补贴、事业单位职工绩效工资标准提高、行政单位职工增加生活补贴、企业离退休人员养老金标准提高等多项增资政策;其次,企业效益好转,职工工资增加,所以我省去年城镇居民人均收入增加。
农民人均纯收入突破4000元
2010年,陕西农民人均纯收入突破4000元,达到4105元,同比增加667元,增长19.4%,扣除物价因素后,实际增长12%。
“十一五”期间,陕西农民人均纯收入由2005年的2052元增加到2010年的4105元,年均增速14.9%,高于全国同期平均水平3个百分点,扣除物价因素,年均增长8.9%。五年间,农民人均纯收入累计增量2053元,绝对值翻了一番。 陕西农民人均纯收入占全国平均收入水平比重由2005年的63%提高到2010年的70%,上升了7个百分点,与全国平均水平相对差距逐步缩小。
2010年,我省农民生活性消费支出人均达3794元,较上年增加445元,增长13.3%。2010年陕西城乡居民收入比为3.82:1,较2005年的4.03:1、2009年的4.11:1明显缩小。
食品医疗居住影响CPI97%
2010年陕西居民消费价格上涨4.0%。在八大类中,食品类价格全年上涨8.5%。
国家统计局陕西调查总队专业人士表示,2010年我省居民消费价格震荡上升,渐趋稳定,2010年物价持续上涨且上涨面不断扩大。11月份,创同比上涨6.2%年内最高水平;12月份回落至5.3%,涨幅回落0.9个百分点。全年累计上涨4%,保持震荡上涨的基本态势。
据分析,物价上涨首先因“农”而起,在农副产品价格普遍上涨推动下,食品价格累计上涨8.5%。食品、医疗保健和个人用品、居住是推动CPI上涨的主要推力,分别累计上涨8.5%、5.8%、4.0%,三者对CPI合计影响程度达97%。
房屋销售价格同比上涨11.1%
2010年,陕西房屋销售价格同比上涨11.1%,涨幅比去年高9.6个百分点。分类看,新建住宅价格同比上涨11.5%,住宅均价达5500元;新建非住宅销售价格同比上涨15.0%,其中,办公楼价格同比上涨11.9%,商业营业用房同比上涨19.5%。
专业人士分析说,影响陕西房地产价格变动的主要因素,一是城市化进程不断加快,大量住房需求在短期内快速涌现,供需矛盾突出;二是随着CPI的持续走高,市场存在通货膨胀预期;三是各级政府“土地财政”未得到明显改变,土地交易价格仍然较高;四是居民财富的积累催生了大量的投资理财需求;五是城中村改造力度加大,房屋租价提高,推动房价上涨。 本报记者 段晓宁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