logo
 
头条回顾 联系方式:029-86519800 华商网官方微博
新闻首页 陕 西 调查·策划 国 内 时 评 社 会 国 际 图 片 网 事 娱 乐 体 育 人事任免 世园会 问道楼观
热点:皮革废料变胶囊 西安墓园 西安城墙假货之争 中华儒商诈捐 《泰坦尼克》热映 31届香港电影金像奖 柏树林古建筑失火 渣土车撞出租车  
华商网 > 新闻 > 华商视线
咸阳阎家寨村抗旱目击记 20000眼机井仅小半能用
http://news.hsw.cn    来源: 华商网-华商报  2011-02-23 05:40
华商彩信手机报,精彩资讯早知道!移动用户发‘HSB’到 10658000定制,3元/月!
 
推 荐
救护车成员工旅游大巴
救护车成员工旅游大巴
贵阳一4层在建楼房倒塌
贵阳一4层在建楼房倒塌
·西安一男子7楼举汽油瓶称要自焚 因医药费难报销
·明起陕西大部地区要降温8℃左右 4月1日局地小雨
·西安部分出租拉远拒近 司机:西安和长安隔着个县
·郭杜机动车检测站违规被关停 今日前检测可拿报告
·咸阳出土2400年前骨头汤是狗肉汤 渭南古时有大象
·重庆一母亲在儿子脚心剜洞 自称是管教需要(图)
 
  核心提示: 今年中央一号文件,专门对水利工作进行全面部署,既说明国家对农业问题的重视,也折射出对水利问题的忧虑。最新数据显示,目前陕西受旱面积471万亩,其中重旱46万亩。咸阳全市382万亩种植面积中,受旱面积已迅速扩大到65.85万亩,其中重旱24.9万亩,同期降水比往年减少二至五成。我省正在动员一切力量,保证小麦春灌。在这一严峻形势下,抗旱一线的真实现状如何?他们又遇到了哪些问题?他们在依靠什么样的水利设施抗击罕见旱情?本报记者来到旱情较为严重的咸阳市渭城区底张镇阎家寨村,近距离感受当地农民的“抗旱自救”。
 

 

  机井经营户

  有了第一口井,张志强的第二口井也在1996年的4月动工了。接着,2000年他一口气又打了115米深和108米深的两眼机井。2004年,借着国家人饮工程的“东风”,国家投资一半他投资一半,最终打了一口让他兴奋的210米的深井。“第一口井太浅,出水少,我一直盼着打口深井,可是没钱啊,儿子女儿都在贷款上学,挣的钱也是滚雪球一样投到打井里面去了,幸亏人家水利局给投了些资……”

  2004年春,咸阳市水利局一位负责人来到底张镇,看过张志强打的井后,决定帮他一把。不仅帮他出了部分投资打了井,还无偿提供了上千米的地埋管。地埋管是PVC管,根据井的深度以及浇地的区域,从井口向四周埋设的管子。有了地埋管,每家每户就可以就近用“小白龙”接上地埋管露出地面的接口,进行引水浇灌。有了这些埋于地下60到70厘米深的水管,既避免了直接从井口拉管水压过大而爆管,也提高了村民浇地的效率。

  也是多年经营机井,张志强对打井乃至接管浇地,都有了一套过硬的“功夫”。尤其是接管,大多数村民刚开始都接不上,一接一身水,没办法就找他,起初,张志强得靠媳妇张玉娥才能接上,后来接得多了,掌握了窍门,仅凭一只手,就能把管接上了。“现在接不上管打电话叫我去的少了,差不多都能自己接上。”张志强性子急、话快,他说,自己之所以能单手接管,完全是让逼出来的。因为5口井看不过来,他就让放假在家的儿子帮忙,可儿子帮着看了几天井就不想干了,说“干这个苦活,还不如吃屎去!”

  因为坐拥5眼机井,灌溉区域几乎辐射了阎家寨村周边的石桥、周陵等三个乡镇的四五个村落,因此在旱情连年加剧的情况下,独臂张志强俨然成了远近闻名、举足轻重的“水龙王”。“除了2008年雨水下得多一些,近些年雨水都偏少。”张志强不无自豪地认为,自己一口机井能浇100亩地,5口井,加上村上以前的3眼井,基本就能解决村民们抗旱的大问题了。

  维修、防贼难题

  可是,经营起一口井却并不是那么容易。“一是维修费用大,二是设备经常被盗窃。”张志强说,打第一个机井时,花了不到4000元钱,随后的机井,也不过几万元,但机井设备三天两头坏,动不动就得修,如一年前的一个泵机,修了几次,花了上万元都没好,最后只好报废了。

  张志强打井靠的是滚动投资,一个井的年经营收入不过6000元上下,除过孩子上学,生活开销,手边的闲钱并不多,因此,一旦设备出现“麻达”,就很为难。“2006年一个泵坏了,没钱投资,结果几块地的玉米没浇上,都旱死了。”张志强说,当地土壤含沙量大,泵容易坏,前一段时间,村东的一个机井的泵就因为沙子下沉,把泵埋了,后来拿钢绳往上绞,结果泵太重(85公斤),硬是把钢绳给挣断了,现在这个井基本就再没办法了。

  村上的机井,地面上都盖有砖瓦房,平时大门锁着,直到要关泵时才打开。可即便如此,井上的零件也还是经常被偷,去年张志强一个水泵被偷了,就白白损失了一万多元。

  同样面临困扰的还有承包了村上三眼井的温斗门,温斗门一提起小偷,恨的是牙痒痒。“我和儿子一天到晚看着,生怕不注意让贼把设备给偷了,可根本看不住,几年来,补偿器已被偷了十几次了,还有变压器,前前后后,两台都被盗走了。”

  一个补偿器,要一两千元,而变压器,就更贵了。温斗门说。土地承包前公社时期,谁也不敢偷公家的东西,那抓住要坐牢;现在贼一般也不偷国家的水利、电力设备,有电力法保护;而私人的机井设备偷了就偷了,一般没人管,这些年他因设备被偷报了很多次案,最终也没什么结果。

  温斗门是前些年花几千元承包了村上的机井。三个井都比较深,但由于原配的变压器只有50千瓦,负荷太小,根本没法同时带动三台水泵。而要提高变压器的负荷,温斗门又掏不起“增容费”,因此,三眼井现在只有两眼开着,另一眼210米的深井,却只能闲置。“机井上来的水1小时要50方,而我给群众浇地,1小时也就挣一两块钱,挣这么点钱,让我怎么维修?”温斗门老想着找上面要一点维修费,可村上很久都没组长,以至于想要找个人给说说,都没门路。“今年还行,好歹地下水水位还没下降。”温斗门说,从正月初四开始浇地,目前已给村上40多家的150亩地浇过了,再过一个星期,基本就差不多了。

  20000眼机井仅小半能用

  “全市在田作物受旱面积65.85万亩,其中重旱24.9万亩,根据气象部门预测,今年2月份降水比往年同期偏少二到五成,因此部分地区的旱情还将进一步发展。”2月15日,咸阳市防汛抗旱指挥部办公室主任王晓健说。

  据了解,咸阳作物种植总面积为382万亩,自去年入冬以来,除了三次较弱的雨雪天气,全市平均降雨

  量不足5毫米,而随着立春之后气温的逐步升高,土壤失墒加快,无疑将会呈现冬春连旱的趋势。针对土壤失墒,咸阳市水利局防汛抗旱办工作人员袁彦民解释称,墒指的是土壤的相对湿度,当土壤相对湿度达到60%的时候,就表明出现了旱情,而一旦越过40%,就基本属于严重旱情了。

  去年至今,当地已连续八十多天没有下雨,旱情已经较为严重。

  王晓健指出,咸阳的旱情主要集中在三原、泾阳、乾县、礼泉、长武的“旱腰带”以及个别缺少水源和水利设施的地区。尽管全市已经连续三次实施人工降雨,但极少的降雨量对缓解旱情并不能起到多大作用。“灌区的灌溉问题不大,水源也较充足,如靠宝鸡峡、泾惠渠、羊毛湾、甘惠渠、清惠渠的水,基本都能很好灌溉,还有一些非灌区,因为缺少水利设施,因而灌溉比较困难,只有靠打机井,寻找地下水来实施灌溉。”

  市抗旱办副主任张扬称,“旱腰带”上的灌溉问题,已是多年难以解决的老问题,没有水源,只有打井,但即便是打350米至400多米深的深井,出水也只有每小时3至2吨水,既满足不了灌溉,也不划算,因此,在这些地区,只有用平整土地、旱地保墒等办法,尽可能地实施人工降雨来抗旱。而在个别缺少水源及水利设施的地区,只有多打井来实施灌溉。“咸阳市总共有近20000眼机井,但除了报废和年久失修的机井,眼下只有不到一半左右的机井能正常使用,由于抗旱机械设备配套的不完善,致使一些已有的水利工程设施也不能完全发挥作用。

  王晓健指出,一直以来,由于已建成的小水利工程维修费用未列入国家各级财政的支出,给一些地方的小水利工程维修带来困难。不过,由于旱情严重,最近已听说省上将拨一部分钱用于泵站的建设及抗旱工程的维修。而原先政府投资的机井等设施,已经经承包、拍卖、租赁等形式,让村民个人来以井养井,在这种情况下,一旦配套设施设备被毁损或被盗窃(如变压器被偷),水利部门也很难解决。

  咸阳城市用水每日需30万吨,由于目前旱情还在延续,鉴于西南大旱的教训,水利部门不得不对水源统筹考虑,因此不能完全将水源用于灌溉,需确保城市人畜的饮水需要。

  本报记者 潘京 文/图

编辑:赵萌
分享到微博:
 返回新闻频道首页·进入华商论坛
 
  相关新闻
 
版权申明
一、原创内容页
① 华商报、华商晨报、新文化报、重庆时报、大众生活报所有自采新闻(含图片、音视频)独家授权华商网发布,未经书面授权不得转载或镜像;授权转载应在授权范围内使用,并注明来源,例:“华商网-华商报”。
② 部分内容转载自其他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
备注:华商网独家原创,转载请联系029-86519800 (详见华商网申明
二、华商网提供上传空间、链接及论坛/博客/评论等服务页面的免责申明
① 所有图片、音视频标明来源,有作者姓名要详细标注
② 华商网为用户提供上传空间服务,对用户传输内容不做修改或编辑。当著作权人和/或依法可以行使信息网络传播权的权利人发现上传内容侵犯其信息网络传播权时,应向华商网发出权利通知,华商网将根据相关法律规定采取措施删除相关内容。(详见华商网申明
 
  华商新闻-陕西西安权威原创新闻门户_华商网

本地 新闻 财经 数码 教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