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驻陕全国政协委员王元在会上提问 本报记者 黄利健 摄
昨日下午,在为驻陕全国政协委员召开的省情通报会上,委员们就自己关注的重点问题向参会的省政府及有关厅局负责人进行询问。有委员表示:“问清楚了,提案才更有说服力,被采纳的概率就越大。”
杨凌设市还需进一步研讨
全国政协委员杨公社:我曾提过提案将杨凌撤区设市,现在这个问题是不是还有障碍?
省委常委、常务副省长娄勤俭:杨凌是唯一一个国家级的农业高科技示范区,目前的重点还是加强科技水平提升,设市的问题也提过,但在省内还有异议。有人认为撤区设市后就失去了高科技示范区的特色,不能突出其在国家发展中的地位。下一步还要进一步研讨,争取共同来推动。
煤电价格倒挂要由国家解决
全国政协委员高建民:煤电价格问题越来越突出,我想了解一下,现在煤电价格倒挂 (指网电价比销售价还低)问题在我省到底是一个什么情况?
省委常委、常务副省长娄勤俭:陕西去年出现的电煤紧张情况,和煤电价格倒挂有一定关系。这个问题说到底是体制问题,电价由国家发改委统一定价,而煤炭是开放的市场,就出现了“计划”和“市场”打架,电价不调,煤炭价格却一涨再涨,电厂发电亏损。要真正解决这个问题还需要向上面再反映,由国家层面来解决。
“引汉济渭”与湖北衔接还有问题
全国政协委员王元:“引汉济渭”提了几年了,但一直没有立项,是不是国家担心“引汉济渭”会对国家“南水北调”有影响而一直未批?
水利厅负责人:“引汉济渭”是我省解决关中、陕北水资源短缺的工程,计划每年从汉江调水15亿立方,通过秦岭打隧道注入渭河,从引水量看不会对汉江下游供水有明显影响,对国家“南水北调”也不会有影响。目前,存在的主要问题是与湖北的衔接问题,正在推进当中。
希望“西三角”带动陕南三市发展
全国政协委员韦苇:我省和重庆、四川要构建“西三角”经济区,我想问一下,构建“西三角”经济区对我省的经济发展有何突出意义?我省在“西三角”中给自己的定位是什么?
省发改委负责人:“西三角”经济区10年前就提了,主要是由重庆牵头,成都和我省的关中-陕南城市群共同构建一个经济区,目标是打造成中国经济发展的第三极,对我省主要是带动陕南三市发展。目前,这一构想在三省市的高层中已达成一致,成立了推动领导小组,编制完成了“西三角”经济区发展基本思路,三省市政府已原则同意上报国家发改委,三省市将共同呼吁将“西三角”经济区建设纳入国家“十二五”规划。 本报记者 张小刚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