华商网-华商报宝鸡讯(记者 杨明) 在网上认识不到两个月,因为女方一句“下午5点前见面就送车”的话,宝鸡男子崔某飞赴广西南宁与女网友杨某见面并“闪婚”,杨某还大方地给崔某20万元让买车。事后崔某人间蒸发,几经考虑,杨某来到宝鸡要办离婚。
一句玩笑 飞去闪婚
1月12日,29岁的广西女子杨某来到宝鸡市金台法院西关法庭请求离婚,要求丈夫归还20万元。而此时两人结婚仅仅3个多月。经了解,原来两人通过网络认识,不到两个月就结婚。
杨某说,2010年8月,感情空白期的她通过交友网站,结识了30岁的宝鸡男子崔某,两人聊得很投缘,视频中看到崔某高大魁梧,又不失风趣幽默,杨某很动心;而杨某虽然相貌普通,但经营着一家公司,收入不错,对身为普通工人的崔某同样有吸引力。
去年9月中旬的一天,杨某在网上开玩笑说:“如果今天下午5点之前能够与我见面,我就给你买一辆20万元的轿车作为礼物。”崔某当即答应,买了最早一班机票飞往南宁,与杨某见了面。这让杨某非常感动,很快两人陷入热恋。9月20日,两人在南宁领了结婚证。
钱入账户 丈夫“失踪”
杨某也履行了诺言,在9月28日~30日分三次给崔某的银行账户上转了20万元,崔某写了收条。10月初,崔某返回宝鸡。分别后,两人时常打电话倾诉衷肠,还商量着去哪里度蜜月、何时见家长等。
然而,十多天后,杨某发现崔某的电话经常无人接听,网上留言也不回,“难道遇到了骗子?”一想到自己并不了解崔某,而20万元现金已转入他的账户,杨某就冒冷汗。
冷静下来之后,杨某让陕西的几位生意伙伴查查崔某的底细,得知崔某身份真实,但已联系不上。杨某随后又查询崔某的账户,发现她转入的20万元剩下不到1万元,“这分明是图我的财!”一气之下,今年1月12日,杨某一纸诉状将崔某告上法庭。
法院调解 归还10万
按照程序,办案法官冻结了崔某的银行账户,并传唤了崔某。1月14日,崔某来到法院,表示不与杨某联系,主要是婚后感觉两人性格差异很大,无法在一起生活,一直考虑离婚。至于20万元的去向,他说自己用了一部分外,其余都借给亲戚朋友了。“这20万元是婚后杨某自愿给我的,理应属于共同财产,凭什么要返还给她?”谈到这笔钱时,崔某显得很生气,杨某也是气不打一处来,“明明是我的钱,怎能说是共同财产?”
由于《婚姻法》等相关法律对婚内借款行为并未作详细说明,因此本案经济纠纷中只有通过《民事诉讼法》来裁决。听到这个结果,杨某感到十分后悔。经调解,近日双方达成协议,自愿离婚,崔某在30日内返还杨某10万元。本报宝鸡记者站热线:0917-3598585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