柔
嫌犯接到棉衣后主动坦白
查处贪官表现得“刚烈”,但在办案中,蒙凡时刻透出女人特有的“柔情”。
2005年,在办理一起贪污受贿案件时,需要搜查犯罪嫌疑人的家,当赶到犯罪嫌疑人的家时,蒙凡发现犯罪嫌疑人年幼的女儿在家,如果强行搜查,会对嫌疑人女儿的心理产生影响。大人犯罪,孩子是无辜的。
为此,蒙凡装着什么事也没有发生的样子与犯罪嫌疑人聊天,等到其孩子离开家时,她才带领干警进行搜查。嫌疑人感动不已。
2008年严冬,蒙凡到看守所提审一名涉嫌贪污的女犯罪嫌疑人,看到犯罪嫌疑人冻得浑身打战,她急忙脱下自己身上的大衣,披在犯罪嫌疑人身上。随后,她又从家里找来自己的棉衣送给了嫌疑人。
此举让犯罪嫌疑人深受感动,本来一直不予配合的犯罪嫌疑人,从此态度转变,案件顺利告破。“犯罪嫌疑人尽管违法犯罪了,但他们也是人,也有尊严和人格。法律是无情的,作为执行法律的人应该有情。”蒙凡说。
苦
熬夜办案让她差点双目失明
谈及自己的爱将,中原区检察院检察长李伟杰竖起大拇指。
2008年5月,蒙凡办理了一起贿赂窝案,在4个受贿人中,其中3个都承认了,只有一个人死活不交代问题,并有不少人为之说情。蒙凡顶着巨大的压力继续侦查。此时,她突然感到眼睛红肿,疼痛难忍。
同事们都劝她赶快去医院就诊,被她拒绝了。半年后,当案件被移送起诉时,她一下子瘫倒在地,被紧急送到北京治疗。经过医生诊治,因经常加班熬夜,她得了一种罕见的眼病。
在治疗期间,她一直关注着案件的进展。同时,其他一些案件也进入程序,她决定中途停止治疗,返回工作岗位。临行前,医生一再告诫她要多休息,不能熬夜。但她返回工作岗位后,也没时间治疗,她的眼病从此成了痼疾。
2009年下半年的一天,蒙凡指挥办案人员连夜突审犯罪嫌疑人,紧接着,又召开案情分析会。会后,她开始审查案件笔录时,突然,她发现自己看的字出现重影,视线越来越模糊,她闭上眼睛趴在办公桌上休息了一会儿。
熬到晚上10点多,她悄悄来到医院做检查。本想进行简单的治疗就回去,但是医生拦下了她,并说她的情况已十分严重,如果不立即住院治疗,可能面临双目失明的危险。
如今,虽然戴着500度的近视眼镜,已是中原区检察院副检察长的蒙凡,其视力也只有0.6。
英雄谱
10多名检察官获全国荣誉
除了蒙凡外,近年来,全省检察系统涌现出了10多名在全省乃至全国叫得响的先进典型和英模人物。
河南省检察院公诉一处主诉检察官蒋汉生从事检察工作20余年,成功办理了60多起疑难复杂的刑事抗诉案件。通过7年多的不懈努力,终于使被错误关押13年的胥敬祥得以释放。“中国十大杰出检察官”、“全国模范检察官”、“中国十大法治人物”……一个个光荣称号的背后记录着蒋汉生投身检察事业的执著。
她身患重病,6年动了4次大手术,却仍然坚持办案。在病情严重的情况下,她创造了一年内审查办结196案365人的个人办案最高纪录,被誉为“办案状元”。她以女性特有的温柔,将一个面临失学的孩子,送进了大学的校门……她就是灵宝市检察院侦查监督科副科长白洁,一位温柔却坚毅的检察英模,一位被评为第七届“中国十大杰出检察官”、被高检院授予“全国模范检察官”荣誉称号、被中宣部确定为先进典型的检察楷模。
27年前,汝阳县检察院党组成员程建宇罹患系统性红斑狼疮,此后4次被医生判处“死缓”。27年来,程建宇一次次与死神擦肩而过,但她不仅顽强地活了下来,而且在工作中作出了突出贡献,先后20多次被评为市、县“先进工作者”、“十佳五好党员”、“诚信标兵”,被河南省检察院授予“优秀女检察官”称号,被高检院评为“全国模范检察官”……
周口市郸城县检察院反贪局原局长陈海宏,自2006年担任反贪局长以来,先后带领干警办理贪污贿赂、挪用公款案件67件72人,为国家挽回直接经济损失2400余万元。陈海宏带队连续7天办案,嫌疑人落网了,他却累倒在办公桌前,在与病魔抗争了15个昼夜后,终因病情过重,不幸逝世。陈海宏被中宣部确定为先进典型,河南省委和高检院联合召开命名表彰大会,追授陈海宏“优秀共产党员”和“全国模范检察官”荣誉称号。
“一个个检察英模的产生,源自于优秀的检察队伍建设。”河南省检察院检察长蔡宁说,近年来,河南省检察机关先后开展了“强化法律监督,维护公平正义”、“保持共产党员先进性”、“讲正气、树新风”、“强班子、抓队伍、树形象”等一系列主题教育活动,在提高检察干警思想政治素质上取得实效。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