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在太和县,土葬之风盛行,坟茔占据耕地。

内部设施齐全的殡葬车,却都无牌照。
中安在线讯 连日来,中安在线《网上问政》不断有人反映太和县农村殡葬的管理混乱:交钱给村干部逝者就可直接土葬;以罚代葬、以罚代化现象普遍;私人购置殡葬车辆,制造假火化现象掩人耳目等。为此,本网记者前往太和县展开调查。
假殡葬车拉死人“兜风”
2011年3月30日,记者来到太和县三塔镇韩四窑村采访,在一户几天前刚刚办过丧事的农民家,死者的儿子说,他母亲去世后,是用镇上的殡葬车拉去火化的。
“交钱了吗?”记者问。
“怎么没交?交了。”
“交了多少?交给谁的?”
“交多少我不知道,是我哥去交的,钱是交给在镇里上班的赵某某的。”
根据事主提供的日期,当天下午,记者在县殡仪馆并没有查到其母亲火化的记录。太和县殡仪馆的工作人员肯定的说,没有接收这例火化。
无独有偶。记者在三塔镇韩四窑村冯黄庄采访时,一位村民说,他母亲三年前出殡时用的也是镇上的殡葬车。“交了四千多块钱,连遗体都没抬上车,殡葬车就在村前村后转了一圈,第二天就埋下地了。”
村民:交钱给村干部就可以土葬
在知情人提供的一长串的名单当中,记者走访了太和县三塔镇韩四窑村部分党员、村干部和村民,对于交钱就可以不火化一事,接受采访的人均没有否认。在太和县三塔镇,很多村民家里办丧事时,只要向村里一些干部或中间人交三、四千块钱,就可以不火化。最多的一户交了一万元,最少的一户交了三千五百元,有的是交了钱,死者可以直接土葬,有的则是请来私人置办的殡葬车,空跑一圈掩人耳目,制造火化的假象。
村民丁某说,他的奶奶去世后,是直接土葬的,后来怕起尸火化,就去找村干部,在村干部的指点下,他家人找到镇上一位叫“老B”的居民,在交了一万元后,对方答应帮忙,几年过去了,果然风平浪静。
村民陈某说,他父亲去世后是直接土葬的,因为自己以前当过村干部,所以有“500元人情”,只交了3500元。
村民李某说,他母亲去世后,火化后土葬的,没有给村干部交钱。但他的嫂子去世后,交了4000元,直接土葬的。
村支书:收“死人钱”用来建学校了
死了人交钱给村干部后,死者直接土葬,或者租用私人的殡葬车,制造假火化现象掩人耳目。那么这些钱到哪去了呢?
太和县三塔镇韩四窑村的支部书记于子江在接受记者电话采访时表示,在农村土葬之风盛行,“不火化的现象也很普遍。”
“前几年,因为建学校,部分村民家里办丧事曾经交过钱。”于子江表示,对于农村殡葬方面的事情,因为害怕村民们记仇报复,一般也不敢多问,但他本人从来没有收过“死人钱”。
知情人:车主有“后台”
真的有私人的假殡葬车在农村从事殡葬服务吗?在太和县殡仪馆,记者了解到,殡葬车属于特种车辆,所用的车辆都应该在民政部门备案。“现在,太和县殡仪馆所有用来接送尸体的车辆,都是县殡仪馆的专用车辆。”太和县殡仪馆办公室的一位工作人员表示,前几年私人殡葬车在太和县有一定的规模。
“三塔镇以前的确有一辆殡葬车,后来我们不允许他们拉尸体,这辆车就再也没有往殡仪馆送过尸体。”工作人员告诉记者。
韩四窑村支部书记于子江说,这个车和被当地人称为“老B”的人有关系,“但这是几年前的事情了。”
但村民们说,镇上现在还经常停放着一辆带有殡葬服务字样的车辆。
一个镇上的普通居民,怎会有如此大的能量,可以操纵农村殡葬服务收费呢?
知情人告诉记者,前文事主所称的收钱的人赵某某是太和县三塔镇的一位领导,而“老B”正是这位镇领导的“小孩舅”。
记者就此事向村支部书记于子江求证两人的关系时,于子江在电话中笑称:“你都知道了,还问我?”
假殡葬车缺乏监管
据了解,太和县2010年的火化仅完成全年预测数的59。32%,而三塔镇更是名列全县各乡镇倒数第一名,火化率仅为28。75%。“这个数据是根据人口的千分之五预测跟实际火化的情况,计算出来的,”太和县殡仪管的工作人员说,现行的预测标准是千分之七点五,严格起来,实际火化率更低。
一方面,县里的火化目标完不成,另一方面,私人无牌无照的假殡葬车畅通无阻。
太和县殡仪馆的工作人员告诉记者,几年前太和县也对假殡葬车进行过治理,不过仅仅是以口头的方式要求这些假殡葬车不要再往殡仪馆送死者的遗体。
但记者了解到,当地有关部门并没有对这些假的殡葬车辆进行没收、取缔,甚至没有扣留,致使这些车辆还散落在社会上,为一些需要的百姓开展“假火化”服务。“接尸不送殡仪馆,只好拉着死人去兜风。”知情人如是说。(记者:王少峰)(文中所涉及当事人均为化名)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