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残疾人白某涉嫌贩毒被关在看守所,还需要人来照顾 本报记者 刘晓军 摄
白某,女,28岁,横山县石窑沟人,4岁患小儿麻痹无法站立行走,因吸毒贩毒被抓;高某,男,30岁,横山县高镇人,患小儿麻痹无法站立行走,生活不能自理,因吸毒贩毒被抓……
4月14日,横山县看守所,面对几名身有残疾的犯罪嫌疑人,记者很是疑惑,他们连路都走不了,甚至生活不能自理,如何从事贩毒的?
毒贩 不认为自己在贩毒
横山县公安局副局长李永生介绍,4月11日,禁毒大队接到密报,称横山县南大街有人涉嫌贩卖毒品。次日清晨,民警在南大街一出租屋内将嫌疑人白某抓获,当场收缴咖啡因767克、海洛因0.44克及贩毒工具等。让民警意外的是,嫌疑人是个瘫痪的年轻女子。随后,缉毒民警决定在白某的住所守株待兔。经过两天的守候,先后将涉嫌吸毒的刘某、石某、曹某等6人抓获。目前白某已被刑事拘留,其余涉案人员也受到相应处理。“控制住嫌疑人白某后,发现她是个残疾人,还是民警把她背下楼的。”李永生介绍,白某贩毒一般采用的是电话联系的方式,“别看她平时坐着轮椅,连站都站不起来,但活动能力很强。”据了解,一般外出,白某用手下楼,然后坐电动三轮车外出联系犯罪活动。
警方介绍,犯罪嫌疑人高某也是个残疾人,去年因涉嫌贩毒被抓。“这个人被抓时身边就放着尺把长的刀子,非常凶狠。”
14日,横山县看守所。随着铁门哐的一声响,几个同监房的人抬出一个女子,肤色苍白,双腿萎缩如小孩的胳膊,她就是嫌疑人白某。记者递上一根烟,她小心地接过去,很珍惜地抽着。“我腿疼,而且平时因为活动量小,大便解不下来,吸那个东西腿能好受点。”白某始终不认为自己在贩毒,她说,因为自己吸毒,有人知道后也来她这儿买,所以被民警抓了。
白某娘家在横山,嫁到了榆阳区刘千河乡的李某家,自称丈夫公婆对自己不好,“我给他们生了个儿子,养大了,他们就觉得我是个负担,干不了活,赶我出门。”对于这种说法,白某的丈夫和公公均予以否认,他们说对白某很好,是她自己嫌李家穷,要求离婚,最后是她自己联系的人接她走的。村里的干部也承认调解过他们的家事,最后没有说服白某,她还是走了。
在看守所关押的高某,如果不看他的下半身,应该是个挺帅气的人。他对自己吸毒贩毒的说法和白某惊人的相似:身体有病吸毒能缓解,别的事也干不了,家里人不管。
警方 残疾人贩毒让人头疼
“残疾人贩毒最让公安机关头疼。”李永生说,这些人犯罪不打击不行,打击又无法根治,没法收监。“其实不仅是残疾人,还有一些身患尿毒症、重症心脏病的人犯罪,都很难处理。”去年以来,横山县禁毒大队已抓获了5名涉嫌贩毒的重疾病人或残疾人,有的被判了刑,但是监狱都无法接收,目前均关在看守所,还得让人伺候,反而成了司法机关的负担。“去年我们向政府打了报告,计划将这类人关在敬老院,使其生活有保障,不会再因生计问题重新走上犯罪道路,但因为经费问题无法解决,目前还没有得到实施。”
律师 残疾人同样负刑事责任
陕西富能律师事务所律师武广韬表示,《刑法》有对精神病人、聋哑人与盲人不负刑事责任或者从轻处理的规定,法律对肢体残疾的量刑原则没有特别规定,其他残疾人犯罪与正常人同样负刑事责任。
如何防范残疾人犯罪?武广韬说,这需要家庭和社会多方面来做工作。家人与残疾人之间需要更多的沟通,对他们的过错行为更要及时给予制止和纠正,防止残疾人产生心理疾病;政府和社会要建立保障体系,完善对残疾人的教育、就业的社会救济保障机制,提高残疾人的素质和就业率,解决其工作和生活、婚姻等问题。总之,全社会要对残疾人有关爱和包容心态,让残疾人有尊严地生活,防止他们因生活无助产生违法犯罪念头。本报记者 刘晓军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