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北大街电子告示牌显示附近地下停车场空车位动态数量 本报记者 闫文青 摄
在16条道路上设置公交专用线并取缔沿线停车位后,停车难问题也不容回避。那么,被取缔的3000个车位、被禁止停放的约上万辆车,停车难问题到底该如何破解?<<<<<<西安16条主干线设公交专道 违停将先拖移后处罚
据了解,西安市在取缔16条主要道路停车位前,有关部门已出台鼓励停车场建设的相关政策,引导社会资金投入,多项措施并举,加大停车场规划建设力度,增加西安市各类停车场的总量。“我们鼓励和引导开放单位、居民院落各类停车场,供社会车辆有偿使用;交警、工商、物价、税务等部门设立联合办公室,开辟社会车场审批的‘绿色通道’,加快社会车场经营和收费审批。社会车场不受数量限制均可申请对外开放、收费管理。”昨日,西安市公安局交警支队有关交警说。
另悉,交警支队还将按“单行单停”的原则,在背街小巷审批设置占道停车场。
取缔马路停车场有的单位车位不够用
租空闲车位也是办法
21日,交警新城大队专门召集辖区30余家单位召开会议,商讨破解停车难问题的方案。“世园会越来越近,酒店入住率越来越高,以前光自己的车位都用不了,可最近这些车位早已不能满足需要。”一酒店前厅经理杜广银说,全市取缔16条道路上的停车位后,他们直接面临着顾客车辆没处停放的问题。而和他们一样,面临这种问题的单位有许多家。
交警新城大队大队长冯勃说,由于这些单位和商家在建设时没考虑到停车位问题,自己的停车场停满后,就把车停放到路边,把马路当成了停车场。这次,大队专门将这些单位有关负责人召集到一起,学习了有关精神,帮助他们寻求解决停车难问题的办法。“停车再难,也不能让顾客因此而放弃住宿。”杜广银说,他们发现附近小区停车场白天大都闲置,夜间也停不满,打算和物业联系,租用对方停车场。
地上汽车扎堆停地下车位却闲置
改改停车习惯多好
记者在多条道路发现,沿线停车现象已明显减少,不仅公交车,就连社会车辆的通行效率也提高了。
但在停车问题最为突出的城区内,道路上禁止停车后,道沿以上和背街小巷却停满了车辆。由于大量人行道被挤占,行人只能绕过这些车辆步行。与此形成极大反差的是,附近好几家地下停车场都存在空余车位。
21日下午3时,记者来到钟鼓楼广场地下停车场。看见这里仍有六七十个车位闲置。“我们这里共有186个车位,除过双休日外每天都停不满。”停车场管理员说,来这里停放的车辆,每天晚8点后就会驶离,夜间几乎再无车辆驶来。
该工作人员说,“这么大的停车场24小时开放,每天有5-7个人上班,但每天的收入仅1600元左右。而几年前投资建设这个停车场花了上百万元。由于这里夜间几乎没有车来,晚上不得不把停车场的门关上。”该工作人员说,“我们什么办法都想了,还制作了灯箱,但很多车主还是不愿到地下停车。”
记者发现,在这家地下停车场,每停放一小时收费2.5元,不足一小时只收2块钱。这比地上计时停车位便宜,但却吸引不到车主。而类似现象在其他地下停车场也存在。采访中记者得知,造成地下停车场冷落的一个主要原因就是,“司机的停车习惯问题。” 本报记者 刘俊锋
其他隐患:西安16条公交专用道启用 与非机动车道太近存隐患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