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近,安徽电力部分职工反映,安徽省电力公司近年来以“车改”之名,为全系统约300名副处级以上干部配备公务自驾车,并且标准逐年提高。职工认为这是以权谋私,变相侵占国有资产。安徽电力则称:这是出于公车改革、减少配备驾驶员和降低成本的考虑。(4月28日《新京报》)
口口声声说是车改,却把公款买来的车变成了领导的私家车,这算怎么回事儿?更可气的是,面对民众的不满,安徽电力公司表现得一脸委屈加无辜:“这样不是可以降低成本吗?”看这架势整得比窦娥还冤枉?真不明白,到底是安徽电力公司自己算不过账来,还是以为公众都是笨蛋,算不过账来?
有个相声段子,说是为了证明自己节约,前天晚上省了点儿醋没舍得扔,第二天赶早买了二斤螃蟹蘸着吃了。原以为这仅仅是相声演员的一个“包袱”,哪知道安徽电力愣是把它变成了活生生的社会现实。而且看上去,这“为吃醋买螃蟹”的所谓车改,可比相声逗乐多了,相声演员起码还知道自己在说反话,而安徽电力公司却似乎压根就没有这样的觉悟,或者说装着不明白自己的解释有多逗乐。
“为吃醋买螃蟹”的车改不只是在撩拨笑神经,而且是在挑战公众的心理承受能力。“吃醋”是假的,“吃螃蟹”才是真的;“降低成本”是假,扯“车改”的虎皮做大旗为垄断企业自己谋私利才是真的。公众并不好忽悠,哪头轻哪头重我们分得出来。实行这样的“车改”,领导们的确省了买醋的钱,可是买螃蟹的窟窿不还是得去堵吗?这哪里是改革,这分明就是亵渎改革!
所以求求你,别再“苦”领导们了,特别是别让安徽电力成了第一个吃螃蟹的勇士,引得其他垄断国企们跟着有样学样,跟着一起“降低成本”。垄断国企固然愿意把这样“为吃醋买螃蟹”的“节约”生活进行到底,但是民众心理承受能力有限,不忍心安徽电力、中石化等国企继续这样“节俭”地过日子,更主要的,国家的腰包再鼓,也禁不住你们这么千方百计地“节约”啊。 温国鹏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