瘦肉精、染色馒头、假薯粉……近来食品安全事件频频曝光,食品安全问题再次成为舆论关注焦点。
国务院食品安全委员会办公室主任张勇日前就食品安全监管中的热点问题进行了解答。
加大监管重视媒体监督
问:为什么很多问题都是媒体先发现的,而监管查处好像总是在媒体报道之后?
张勇:这种说法不是很准确。2010年全国各级监管部门共查处13万起大大小小的食品安全违法违规案件,由媒体先发现的还是极少数。很多案件是在监管部门查处并公布后,有关媒体再跟进报道的。同时,也有一些问题是在媒体先发现并报道后,监管部门组织开展了调查处理。这充分体现了媒体监督的重要性,监管部门将进一步加强与新闻媒体的沟通,以不断提高监管效能。
解决非法添加是“牛鼻子”
问:从目前发生的食品安全事件分析,我国食品安全问题最突出的是什么?今年为解决这些问题有哪些重要举措?
张勇:非法添加具有造成大范围、系统性危害的风险。因此,今年食品安全很重要的工作,就是要加快解决非法添加和滥用添加剂的问题,这也是当前食品安全工作的“牛鼻子”。对从事非法添加的人员和企业,将依法从严从重予以行政、刑事处罚。对不及时有效组织查处以及在监督检查中走过场、不履职的单位和个人,要从严追究责任,涉嫌犯罪的要移交司法机关追究刑事责任。
大幅提高违法犯罪成本
问:三鹿、双汇等知名企业出现食品安全问题,染色馒头堂而皇之地进入知名连锁超市,这些现象说明了什么?解决这类问题,应重点采取哪些措施?
张勇:真正安全放心的食品,是生产加工出来的。做到企业讲诚信,行业要自律,这是食品安全的基石。要进一步加大对食品安全违法犯罪的打击力度,大幅度提高不法分子的违法犯罪成本。要使食品生产经营者“不愿犯法、不敢犯法、不能犯法、犯不起法”,从根本上扭转食品安全基础薄弱的局面。
严惩执法者中害群之马
问:现实中存在着一些能监管不监管的问题甚至执法犯法的现象,您怎么看?
张勇:现实中确实存在个别监管执法人员素质不高、执法不严甚至执法犯法的问题。对监管执法队伍中的违法违纪者,要严厉惩处。刑法修正案(八)中单独列明了食品安全监管渎职的刑事责任。最高检察院日前专门下发关于依法严惩危害食品安全犯罪和相关职务犯罪行为的通知。纪检监察部门十分重视食品安全案件的行政问责工作。河南省在“瘦肉精”事件后已刑拘126人,其中公务人员37人。去年河北、山西等地发生“问题乳粉”系列案件后,纪检监察部门迅速对53名负有责任的公务人员进行了严肃处理。 新华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