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 1/4秒内完成子弹上膛扣动扳机
在财务室的交接手续很快结束,押运队员提着一个铁箱走出来,不用问,里面装的自然是现金。
也许一般人提着一铁箱的钱,心里肯定无比澎湃,但对押运队员来说,“天天跟这么多钱做伴,早已习惯到对钱没感觉了”。一名队员说,他曾经参与押运过上亿的现金或者一车的黄金,实际工作的时候,心里想的都是如何确保安全,紧张都来不及。
等众人回到押钞车辆旁边,梁荫明与负责警戒的队员继续环顾四周。在他们眼里,那些戴着帽子、口罩或者墨镜,装束古怪的人特别需要注意,如果突然发生有人奔跑、大喊,那也是不可忽视的细节。但现实中的一些隐患往往不会如此明显的暴露出来,需要押运队员凭借自身的经验和敏感去发现,进而化解。
在黄伟的印象中,他曾经遭遇过一次可疑的情况。当时押钞车来到一处地点,黄伟在警戒时,发现车尾不远处站着一名年轻人,起初并未觉得有何异常。但黄伟环顾四周之后,又在其他位置发现几名年轻人。
黄伟的脑海中突然闪过一个画面:这几个年轻人所站的位置,正好形成一个包围押钞车的局面,他随即握紧了手中的那支防暴枪。
押运队员们所装备的这把武器,可发射杀伤弹、动能弹、催泪弹等,其中又以杀伤弹最厉害。一扣扳机,20多颗铅合金弹丸呈扇面射出,可击穿50米处25毫米厚的松木板。如真的发生“劫镖”,队员们一般不用准确瞄准,对着歹徒的身影放一枪,即使准头不够,对方不死也得重伤。
更厉害的是,万一真的碰上暴力“劫镖”交火时,押运队员能在1 /4秒内完成子弹上膛、扣动扳机的动作。
黄伟当时把防暴枪上膛,示意其他队员提高警惕。过了一会,这几名年轻人一起走开,这让黄伟觉得自己最初的判断是正确的。“不过也有可能是我太敏感。”他说,做这行,就必须考虑到种种可能发生的情况。公司董事长运治林也时常告诫押运员:“平安不可储存,危险永远在下一次!”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