华商网讯 近日有网友在华商论坛发帖《西门好又多,你坑娘啊!折扣价和恢复原正价是一样!》控诉超市标明折扣价的物品,隔了几天恢复原价后,竟然价格丝毫未变。去超市购物已经成为时下百姓生活中的一部分,基于部分菜市场及水果市场关门较早,通常营业到晚上9点半的超市似乎更适合上班族进行生活采购。超市促销区会有“折扣价”,从水果到衣物一应俱全,价格通常比原价会便宜不少,而货架上通常也会有一些商品标明了“折扣价”,虽未放在促销区,但价格比原价会略低。购物时选促销区的商品或货架上此类“折扣价”商品似乎更划算。殊不知,超市玩起了价格“猫腻”。
折扣价29.9元 原价也是29.9元
网名闹腾妞的网友在帖子中描述当时的情况,在西门好又多超市的看到菜刀,标明原价为:29.9元,折扣价为:19.9元。该网友认为折扣力度挺大,于是将其买下。隔几日再去同一超市时,折扣已取消,但同一商品的标签上写着“原价19.9元”。该网友认为超市是“坑蒙拐骗”,并无优惠,却写着折扣价,哄骗消费者。
随后该网友还对比了该超市近期的折扣前后价,发现超市会在两类商品上进行作弊作假行为,一类是小件物品区,诸如菜刀、垃圾桶之类;一类是家居用品。因消费者多数对这两类商品的品牌价格和实际情况不甚了解,当超市拟定价格时,也无从对比。
100元购物卡实际只有1块钱
在这个帖子中,有网名叫“幸福下落”的网友跟帖同样控诉了这家超市。该网友声称去年曾在该店购买二三百元的购物卡,其中一张购物卡卡内仅有1元。网友称当时有找该超市进行理论,但超市坚持认为是顾客自己使用了,而并非是卡的问题。
遇价格欺诈 要勇于维权
遇到价格欺诈行为时,消费者应勇于维护自身权益。在超市购物时,保留购物小票等凭证,以便于后期与超市方面协商及向相关部门反映时提供。尤其在购买打折商品时,应仔细核对条形编码货号,以免被商家“张冠李戴”。发现标价不符等现象时,首先索取证据,以免商家涂抹或更改数据。合法取证后,可依靠当地政府主管部门,举报投诉、政策咨询,在其协助下进行维权。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