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90~2000年代
1991年,小霸王在央视播出一则广告,即“拥有一台小霸王,打出一个万元户”的有奖销售活动——小霸王大赛,开启了中国儿童电子童年时代。多少夜晚为了打破游戏纪录,孩子们摁得手指生疼。游戏室、游戏机、坦克大战、超级玛丽、魂斗罗……成为成长中永恒的记忆。
2000~2010年代
2005年,由房祖名与薛凯琪主演的电影《早熟》,讲述了一个融合“性”、“早恋”、“未婚先孕”元素的关于少男少女的感情故事,《早熟》一度成为社会热议的话题。早熟一词也能用到这一代的孩子童年身上,他们丢掉掌上游戏机,在网络世界中寻找乐趣。你不必惊讶于一群小孩在电脑上玩游戏,在即时通信工具上谈情说爱,在作业中大谈“给力”、“打酱油”等网络词汇。在网络、电视等大众传媒及成人灌输的竞争意识的催生下,儿童与成人间的界限越来越小。
超龄儿童忆往昔
还记得年少时的梦吗
“还记得年少时的梦吗,像朵永远不凋零的花,陪我经过那风吹雨打,看世事无常,看沧桑变化。”80后的你,哼着这首《爱的代价》,是否还能忆起儿时的梦想?六一儿童节,也成了广大“超龄儿童”的集体怀念日。80后、90后步入社会后才发现,梦想远了,现实近了。
采访人物:付娜
童年梦想:教师
目前工作:私营店主
科学家、人民教师、医生……曾经幻想过的种种职业,等到长大后才发现,自己与梦想渐行渐远。
“小学时我们班写过一篇作文,叫《我的梦想》,班里同学不是写‘人民教师’”,就是写‘科学家’。”26岁的付娜和男朋友在骡马市经营一家礼品店,她说,开店半年来,生意还不错,顾客主要以“80后”年轻人居多,还有一些“90后”。提起童年,她首先想到的就是“插卡游戏机”“阿拉蕾”“圣斗士星矢”,还有和女同学们一起跳皮筋的时光。
“我们小时候过儿童节,就是逛公园,最多也就是上街买点好吃的。我最爱的就是娃娃头奶糕了。”付娜说,曾经有一次她遇到卖娃娃头奶糕的,兴奋得赶紧买来,结果大失所望,味道完全不一样,再也找不到童年的感觉。
采访人物:张微
童年梦想:画家 服装设计师
目前工作:小学教师
和付娜相比,同龄人张微成了一名小学语文教师,目前在西郊一所小学任教。而张微童年时的梦想却不是教师。
“小时候希望能成为画家,或者是服装设计师,但最后都没实现。”提起当初的梦想,她仍记忆犹新。她说,小时候非常喜欢画画,对五颜六色的东西很感兴趣,像很多女孩一样,她喜欢给布娃娃搭配不同的衣服,让娃娃看起来更漂亮、更别致。
一直到中学,张微都保持了绘画的爱好,但考大学时,父母明确告诉她,绘画、服装设计作为兴趣爱好可以,但不能作为报考专业。
现在,张微成了一名语文教师,但在学校组建兴趣班时,她又主动请缨,担任美术班辅导老师。虽然没能成为画家,也未当上服装设计师,张微并没有太大遗憾。“起码我保留了自己的爱好,能教孩子们绘画。而且跟他们在一起,心态永远都很年轻!”
记者 高雅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