华商网讯(通讯员 牛旭霞)张俊杰是西安铁路公安处宝鸡车站一名普通的缉毒民警,他警龄18年,党龄21年。
2009年的初夏时节,他原本平静地站勤民警工作在“遭遇”所长刘贵峰的一番谈话后,遇到的“拐点”。从此,他的激情与缉毒工作结下不解之缘。
两年来,他从不认识毒品到查获毒品案件81起,抓获抓获犯罪嫌疑人83名,缴获毒品海洛因2421克、冰毒1069克、麻古436粒,抓获网上在逃人员36名。
久违的兴奋感回来了!
2009年,对于进入不惑之年的张俊杰而言,生活也许从此就要这样像白开水一样淡而无味,在日复一日,年复一年中重复着相同的工作。他想活出个味儿来,他想给生活加盐,加糖,加醋,加茶………,他想让生活象吹奏萨克斯一样悠然而深沉的渗入心底。
可突破口在哪里呢?徘徊间,他似乎是找到了答案。这几天,所长刘贵峰告诉他:所里拟定让他专职干缉毒!初听此言,他诧异——象自己端着的白开水,晃一晃,激起了无数个小小的泡沫,可在一瞬间它又会恢复平静。他没有完全答应刘所长,他对自己的能力真的没有把握。
随后的几天里,他的耳边总有两个不同的的声音在“对抗”着。一个声音说:算了吧,踏踏实实干你的站勤民警,不求有功,但求无过就好了!你都四十岁的人了,还能有什么作为!另一个声音却在不停地告诫他:你四十岁怎么了,别人五十、六十了还创业呢!你有啥好怕的!你从警近二十年,还没有办过什么轰轰烈烈的案件呢!现在机会摆在面前,又想退缩了?你难道就想这样平庸一辈子!?
态度往往是决定事业成败的关键。从此,在宝鸡车站常常能看到张俊杰不辞劳苦地加班加点工作的身影,有的人认为他那样做太苦、太累、太亏、太傻,可张俊杰却说:缉毒让我有了紧张感、责任感与兴奋感,我乐在其中。2009年6月7日晚23时许,张俊杰永远不会忘记这个特殊的日子。这一天,他从成都开往北京西的T8次列车出站旅客邬小伟身上查获1.8克海洛因。当他颤抖着双手,欣喜若狂地将这一天大的喜讯告诉所长刘贵峰时,激动地泪水已顺着他的脸颊夺眶而出!在这之后一个月内,张俊杰又连续查获毒品案件4起,彻底打破了宝鸡所缉毒僵局。
当久违的兴奋感再次“找上门”来时,张俊杰感到内心的热血在沸腾,一股前所未有的力量在推着他前行,让他胸怀激情之时,心中便重了几分责任,多了几分使命,对待缉毒工作更是一路势不可挡。
执着是需要付出代价的!
缉毒工作给了张俊杰一双展翅高飞的翅膀,但要想飞的更好、飞的更远,仅凭现在的这点缉毒技能是远远不够的。怎么办?边学边摸索、边学边总结,一定要有一套适合自己、更适合宝鸡车站的缉毒方法。
学习地过程是个痛苦地过程,但为了提高自身的业务素质,年过四十的张俊杰又重新打开了书本。他利用业余时间学习缉毒学、犯罪心理学、证据学、讯问学等各种涉及毒品案件的业务知识;他向兰州车站派出所查缉大队大队长杨海军学习,一来二去中,两人成了亲密的缉毒战友;他认真总结每一起案件的成功经验,掌握毒贩活动规律。随着他破获的涉毒案件日益增多,张俊杰的缉毒经验日臻成熟,他将在宝鸡查获的毒贩归为三类(即:宝鸡当地的毒贩,在宝鸡中转倒车的毒贩、给省内娱乐场所提供毒品的毒贩),总结出“看、问、定”工作法(即通过车票、看身份证、看携带的物品和旅客神色,通过询问后进行综合分析,从而做出一个判断,一旦重点确定,立即进行重点检查。)。
这期间,在张俊杰的世界里,家回的越来越少了,工作时间越来越多了;对各种娱乐信息了解的越来越少了,缉毒学习笔记越记越多了;对缉毒前辈咨询的越来越少了,自身总结成功缉毒经验越来越多了……张俊杰的进步在以分、以时、以日的速度进步着;张俊杰的执着在以每一起毒品案件的成功侦破被证实着;张俊杰这个昔日连毒品是什么样子都没见过、需要打长途电话向别人请教的“门外汉”,终于走出了自己的“一片天”。
责任是要勇于担当的!
张俊杰的缉毒主战场在宝鸡。该市地处西安、兰州、银川、成都四个城市的中心位置,陇海、宝成、宝中铁路在这里交汇,独特的地理位置让宝鸡成为西北地区毒贩运毒的中转站。张俊杰心里明白,仅凭他一个人的力量,即使不吃不喝不休息,他也不可能将毒贩一网打尽。
就在他为此苦恼之时,民警刘刚成了他的第一位徙弟。刘刚和张俊杰早期接触缉毒工作时一样,从来没有接触过毒品案件,没有任何缉毒经验。为了燃起刘刚对缉毒工作的热情,他也像当年刘所长陪他上夜班一样,手把手的教了起来。什么样穿戴的最容易带毒品,什么样谈吐的人最可能带毒品,什么样神态的人是毒贩的概率大……在一点一滴中,张俊杰倾力传授自己的查缉技能和宝贵经验,刘刚努力学习专业知识和查缉本领。
带了徒弟的张俊杰,比以前更忙了!他在工作中不断地自我加压,不断地固守责任心。当师徒二人把主要精力投入到工作和事业中来时,常常感到浑身充满力量,充满工作激情。
在这之后的日子里,张俊杰的徒弟更多了。在处党委的统一安排下,先后有来自全处9个单位的15民警都与张俊杰结成了友好的师徒关系;更有安康铁路公安处、西延铁路公安处的民警赴宝鸡所学习“取经”。“张俊杰式缉毒法”也在西安铁路公安局范围内传播开来,铁道部公安局对此发也发了专题简报。
张俊杰本人也先后荣获个人三等功1次,嘉奖2次。陕西工人报曾以《张俊杰:下“笨功”的缉毒尖兵》为题,用半个版面对张俊杰的事迹进行了报道;中央电视台、新华网、中央人民广播电台、《人民铁道报》以及全国多家省市电视台对他的事迹进行了转载报道。
张俊杰说:缉毒工作让我学会了“在疼痛中奔跑”,每一次缉毒的成功犹如“伤口”的愈合,过程是痛苦的,但结果是美好的。我要感谢缉毒,它让我有了事业成功后的幸福感。缉毒,让我有了用脚步印证属于自己荣耀的机会!我辛苦着快乐着!我充实着收获着!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