logo
 
头条回顾 联系方式:029-86519800 华商网官方微博
新闻首页 陕 西 调查·策划 国 内 时 评 社 会 国 际 图 片 网 事 娱 乐 体 育 人事任免 世园会 问道楼观
热点:皮革废料变胶囊 西安墓园 西安城墙假货之争 中华儒商诈捐 《泰坦尼克》热映 31届香港电影金像奖 柏树林古建筑失火 渣土车撞出租车  
华商网 > 新闻 > 国际博览
美国“生命科学”网站评最致命动物 蚊子居首
http://news.hsw.cn    来源: 四川新闻网-成都商报  2011-06-13 05:58
华商彩信手机报,精彩资讯早知道!移动用户发‘HSB’到 10658000定制,3元/月!
 
推 荐
网曝小三遭人妻扒衣施暴
网曝小三遭人妻扒衣施暴
人类心目中的外星人形象
人类心目中的外星人形象
·开发商加盖楼层被罚巨款坦然接受 被质疑存利益链
·夫妻青岛海边殉情自杀 丈夫紧搂爱人脖子(图)
·海口一女子坠楼身亡 死者据称为大学毕业生(图)
·山西大学生毕业展秀裸体行为艺术 表达裸婚主题
·专家称爆炸西瓜被冤枉 “膨大剂”只是正常肥料
·北京200余美女进军营相亲 小伙自备望远镜(图)
 

  美国“生命科学”网站(LiveScience)评出了世界上最致命的10种动物。令人匪夷所思的是,世界上最致命的动物不是鳄鱼、大白鲨和非洲雄狮,而是毫不起眼的蚊子。

  从20世纪50年代掀起的“爱国卫生运动”开始,成都市民与蚊子斗法已经历时半个多世纪。“滴滴涕”“六六六”“敌敌畏”“拟除虫聚酯类化学制剂”……如今,“老成都”夏日夜晚树下摇扇子回忆当年,人蚊大战仍是不可遗忘的一道风景。

  第1回合

  时间:上世纪50年代

  武器:“滴滴涕”

  “‘滴滴涕’能长期存在于生态环境之中,不能被分解,会堆积在人体之中。”成都市疾控中心何建邯告诉成都商报记者:“‘滴滴涕’(DDT)是一种粉末,通过作用于蚊子的神经细胞来杀死它们。”

  1952年春,我国发动了“爱国卫生运动”。1953年,成都市卫生防疫站成立,全面展开“滴滴涕”的地面喷射工作。当时,成都市卫生防疫站的工作人员,身穿白大褂,戴着白口罩,蹬着三轮车跑遍大街小巷。三轮车一停,背上手动的喷雾器,“呲———呲———”喷洒灭蚊、灭蝇的杀虫剂。市区公厕、市政工人宿舍、部分学校、机关、团体、住宅区和垃圾堆等均受到喷射,和老鼠一样,蚊子成为人们的公敌。

  虽然出动大量人力齐心灭蚊,但是蚊子仍然像影子一样,时不时出现在人们的眼前。“滴滴涕”灭蚊的能力越来越弱,同时污染严重,于是退出了历史舞台。

  第2回合

  时间:上世纪60年代

  武器:“六六六”加硫磺

  上世纪60年代初期,“六六六”加硫磺登场,用烟熏的方式消灭蚊子。期间,有关政府部门也组织群众作为临时消毒员,和蚊子打起“群众战争”。

  退休职工张老先生还记得,那时人多住大杂院或简易平房,伏天都在纳凉,蚊子岂肯饶你!于是,街巷里的大妈一声号令,家家户户都出动,清沟,填凼,扫垃圾,然后在旮旯死角燃起掺了“六六六”加硫磺的稻草堆,放眼一望,四处烟雾弥漫,十分壮观。浓烟直击蚊子巢穴,让蚊子断子绝孙。几个回合下来,蚊子几近杀灭。

  “那时候的卫生靠大家共同动手,街道还经常开展大扫除,每逢这种时候,家家户户都翻箱倒柜大搞卫生。”退休职工关大妈说,那时候各单位都有爱国卫生运动委员会(简称“爱卫会”),基本都是单位一二把手兼任主任。单位每周检查一次卫生,宿舍、办公室都在检查之列,不合格的扣奖金。此外,街道、企事业单位还通过自编自演文艺节目来宣传爱国卫生运动,节目有快板、小合唱等。

  第3回合

  时间:上世纪70年代

  武器:“敌敌畏”

  人们发现,一开始用烟熏的效果很好,可是慢慢就没效果了。敌敌畏是上世纪70年代广泛使用的农药,也常用来消灭蚊蝇。成都市卫生防疫站的灭蚊武器也进一步升级,除了广泛使用的背负式喷雾器,还出现了机动喷雾器,同样是背在肩上的装备,只是,喷雾器的动力不是手动而是汽油发动机。

  今年40多岁的刘先生还记得,小时候,到了盛夏父亲就会用一小团棉花蘸满敌敌畏的液体,用一根绳子拴着棉球悬挂在屋里,熏蚊子、苍蝇等。刘先生回忆说,那几天满屋都是农药味,总会有些头晕、恶心的症状,味道散尽后,症状也就消失了。现在想来,那时多危险,长期吸入敌敌畏是有中毒反应的。后来,供销社里出现了蚊香,那时的蚊香不如现在的盘香精致:筷子粗的竹签上包裹了一层锯末和药剂的混合物,紫红色的,半米多长,插在有裂缝的桌椅腿上,点着火,黑烟滚滚,蚊子被吓跑了,但人也熏得差不多了。

 [1] [2] 下一页
编辑:温磊
分享到微博:
 
 
  相关新闻
 
 
版权申明
一、原创内容页
① 华商报、华商晨报、新文化报、重庆时报、大众生活报所有自采新闻(含图片、音视频)独家授权华商网发布,未经书面授权不得转载或镜像;授权转载应在授权范围内使用,并注明来源,例:“华商网-华商报”。
② 部分内容转载自其他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
备注:华商网独家原创,转载请联系029-86519800 (详见华商网申明
二、华商网提供上传空间、链接及论坛/博客/评论等服务页面的免责申明
① 所有图片、音视频标明来源,有作者姓名要详细标注
② 华商网为用户提供上传空间服务,对用户传输内容不做修改或编辑。当著作权人和/或依法可以行使信息网络传播权的权利人发现上传内容侵犯其信息网络传播权时,应向华商网发出权利通知,华商网将根据相关法律规定采取措施删除相关内容。(详见华商网申明
 
  华商新闻-陕西西安权威原创新闻门户_华商网

本地 新闻 财经 数码 教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