logo
 
头条回顾 联系方式:029-86519800 华商网官方微博
新闻首页 陕 西 调查·策划 国 内 时 评 社 会 国 际 图 片 网 事 娱 乐 体 育 人事任免 世园会 问道楼观
热点:皮革废料变胶囊 西安墓园 西安城墙假货之争 中华儒商诈捐 《泰坦尼克》热映 31届香港电影金像奖 柏树林古建筑失火 渣土车撞出租车  
华商网 > 新闻 > 中国报道
今年我国5省报告蜱虫病280多例 已致10余人死亡
http://news.hsw.cn    来源: 中国网  2011-06-17 10:57
华商彩信手机报,精彩资讯早知道!移动用户发‘HSB’到 10658000定制,3元/月!
 
推 荐
模特训练与蛇共舞
模特训练与蛇共舞
各国元首的住所什么样
各国元首的住所什么样
·歌手红豆再次因猥亵男童被抓 曾被列为网上逃犯
·女网友分手前“献身”反告性侵 男子终未被起诉
·男同性恋集体淫乱 “同志浴池”被责令停业整顿
·国家防总:三峡水库发挥作用 长江大旱无大灾
·太原警方端掉一“性虐”淫窝 按需包装生意火爆
·公司防员工作弊购“刷脸机” 网友称长痘怎么办
 
  核心提示: 截至目前,今年我国已有河南省、湖北省、山东省、安徽省、江苏等省报告“蜱虫病”病例280多人,死亡10余人。在今年所报告的病例中,以老年人居多,40岁以上病例约占报告病例的90%,农民占90%。
 

  这是6月14日,在北京市昌平区疾控中心拍摄的被市民称为从宠物狗身上取下的蜱虫。新华社发

  据新华社电记者16日从中国疾病预防控制中心了解到,截至目前,今年我国已有河南省、湖北省、山东省、安徽省、江苏等省报告“蜱虫病”病例280多人,死亡10余人。

  据介绍,在今年所报告的病例中,以老年人居多,40岁以上病例约占报告病例的90%,农民占90%。

  “蜱虫病”,即发热伴血小板减少综合征,是中国疾病预防控制中心新近在我国中部地区发现的由布尼亚病毒引起的新发传染病,是一种自然疫原性疾病,蜱为其传播媒介。该病以发热伴血小板减少为主要表现,大多数患者有恶心、呕吐及食欲不振等消化道症状和乏力等表现,其中少数重症患者可因多脏器损害,救治无效死亡。

  2010年10月卫生部发布了《发热伴血小板减少综合征防治指南》,要求各地按其要求,发现病例后,通过网络报告。

  专家观点

  疾控专家:城市中心社区感染风险小

  该病多分布于丘陵地带;极少见人传人现象,接触急性期病人或病人尸体血液可被传染

  针对近期部分公众对感染“蜱虫病”的担心,中国疾病预防控制中心研究员殷文武介绍,从事野外活动,如采茶、伐木、割草等,有被蜱叮咬从而感染该“蜱虫病”的风险,城市中心社区的风险很小。

  他介绍,都市中除大型公园、植被茂盛地区外,一般社区内极少有蜱类生存,无需过分担心生活在都市里会感染上该病。但当携带宠物外出到蜱类生活地区旅行时,除个人要做好个人防护,离开时要仔细检查宠物体表是否有蜱类附着。

  殷文武建议,尽量避免在蜱类主要栖息地如草地、树林等环境中长时间坐卧。如需进入此类地区,应当注意做好个人防护,穿长袖衣服,扎紧裤腿或把裤腿塞进袜子或鞋子里。不要穿凉鞋。裸露的皮肤可涂抹驱避剂,衣服和帐篷等露营装备用杀虫剂浸泡或喷洒。

  有蜱叮咬史或野外活动史者,一旦出现发热等疑似症状或体征,应当及早就医,并告知医生相关暴露史,应当对疫区的蜱传疾病保持警惕。据新华社电

  简介

  “蜱虫病”

  即发热伴血小板减少综合征,是中国疾病预防控制中心新近在我国中部地区发现的由布尼亚病毒引起的新发传染病,是一种自然疫原性疾病,蜱为其传播媒介。蜱传疾病极少见人传人现象,但是,接触急性期病人或病人尸体血液可被传染。

  蜱的分布范围、季节消长规律、叮咬人的机会决定该病的分布范围,季节分布和感染的风险。该病呈地方性流行,多分布于丘陵地带;“蜱虫病”发病有一定的季节性,季节高峰在5月至6月,不同地区可能略有差异。在丘陵、山地、森林等地区生活、生产的居民和劳动者以及赴该类地区户外活动的旅游者感染风险较高。

  治疗:蜱虫咬人病例多“被耽误”致死 传播途径仍是谜

  各地情况:

  北京:确认出现蜱虫 已开始进行全面排查和消杀

  河南:再发蜱虫病致4名患者亡 40至80岁年龄组居多

  山东:再现蜱虫叮咬病例 已有患者救治无效死亡

编辑:李斌
分享到微博:
 返回新闻频道首页·进入华商论坛
 
  相关新闻
·北京市确认出现蜱虫 已开始进行全面排查和消杀   11-06-15 02:21
·河南再发蜱虫病致4名患者亡 40至80岁年龄组居多   11-05-25 20:53
·山东再现蜱虫叮咬病例 已有患者救治无效死亡   11-05-21 14:26
 
 
版权申明
一、原创内容页
① 华商报、华商晨报、新文化报、重庆时报、大众生活报所有自采新闻(含图片、音视频)独家授权华商网发布,未经书面授权不得转载或镜像;授权转载应在授权范围内使用,并注明来源,例:“华商网-华商报”。
② 部分内容转载自其他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
备注:华商网独家原创,转载请联系029-86519800 (详见华商网申明
二、华商网提供上传空间、链接及论坛/博客/评论等服务页面的免责申明
① 所有图片、音视频标明来源,有作者姓名要详细标注
② 华商网为用户提供上传空间服务,对用户传输内容不做修改或编辑。当著作权人和/或依法可以行使信息网络传播权的权利人发现上传内容侵犯其信息网络传播权时,应向华商网发出权利通知,华商网将根据相关法律规定采取措施删除相关内容。(详见华商网申明
 
  华商新闻-陕西西安权威原创新闻门户_华商网

本地 新闻 财经 数码 教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