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大代表平均年龄
恰是毛泽东的年龄
毛泽东是1921年6月接到赴上海参加中国共产党第一次代表大会通知的。6月29日下午6点,他和何叔衡一道在长沙小西门码头,趁着暮色,登上开往上海的小火轮。当时和何叔衡同在《湖南通俗报》工作的谢觉哉在日记里写道:“午后六时叔衡往上海,借行者润之,赴全国○○○○○之招。”这五个圆圈,谢觉哉后来解释说是“共产主义者”,当时他知道这是件大事,怕泄露,只能以圈代意。
这是一次年轻人的会议。最年长的何叔衡不过45岁,最年轻的刘仁静只有19岁。十五位与会者(13名代表加上共产国际代表马林、尼科尔斯基——编者注)的平均年龄28岁,正巧是毛泽东的年龄。以后改变整个中国面貌的中国共产党,最初就是由这样一些年轻人成立起来的,是一色的知识分子。
毛泽东除担任记录外,只作过一次发言,介绍长沙共产主义小组的情况。毛泽东给与会者留下的印象是老成持重,沉默寡言。
能成为一大代表
毛泽东在“一大”上担任秘书长?
毛泽东在一大会上担任书记员的说法由来已久,不过,1929年张国焘在莫斯科讲中共党史时曾经说过“毛泽东在一大会上还担任了秘书长”。
在一大会上,毛泽东担任书记员的说法由来已久,这也是迄今被普遍认可的一种说法。不过,1929年张国焘在莫斯科讲中共党史时曾经说过“毛泽东在一大会上还担任了秘书长”。实际上,当时处于一种非正规的环境下,名称都是临时定的,不管怎么叫,反正毛泽东担任的实际工作就是会议记录。
1923年中共三大召开,毛泽东当选组织部长,因陈独秀不大管事,他实际上主持了全党工作。
从1921年至1976年这长达55年中,毛泽东的名字一直与党的历史连在一起。经过开展农民运动、组织暴动、开创根据地和建立红军,他受到全党拥戴,于1931年当选中华苏维埃共和国主席,成为中国革命政权的最高领袖,“毛主席”之称从此传出。1935年在遵义会议后,毛泽东又确立了在全党的领导地位。在他领导下,中国革命取得了伟大胜利,并迈开了建设国家的新步伐,其理论和实践的正确为举世公认。在探索建设道路中,毛泽东有过失误,然而他的功绩是第一位的。中国亿万人民始终敬仰和怀念这位改变了国家和世界面貌的伟人。
6位亲人为国牺牲
作为共和国的缔造者和最高领袖,毛泽东为革命付出了常人难以想象的代价,光是为革命牺牲的亲人就有6人之多,包括妻子杨开慧、大弟毛泽民、二弟毛泽覃、堂妹毛泽建、长子毛岸英、侄儿毛楚雄。
董必武:
共产党人不是“粗俗的农民造反者”
1945年联合国成立大会在旧金山举行,董必武作为中国解放区代表参加。起初代表团中许多人认为共产党都是粗俗的农民造反者,一路上与董必武接触,才知道竟是这样有学识的人!
参加中共一大的湖北代表董必武,在1921年时已有35岁,仅次于何叔衡为第二年长者。他与陈独秀、李大钊走过同样的人生道路,由读私塾、考秀才、任教到赴日本留学,了解到共产主义思想,由参加孙中山领导的旧民主主义革命转为参加共产党。
董必武出生于湖北黄(红)安县城一个贫苦知识分子家庭,18岁应试中了秀才,随后又到武昌考入新式中学堂,毕业任中学英文教员。1911年辛亥革命爆发时,董必武在湖北当过军政府总务科长,反袁世凯的“二次革命”失败后流亡东京,入大学读法律,同时又加入孙中山建立的中华革命党。1917年他回到武汉,成为湖北颇有名气的教育家和律师。
作为一个在社会上颇有地位的人,董必武却期盼改造黑暗的社会,不断追求新思想。五四运动之后,他认定在日本留学时接触到的共产主义思想正确。1920年夏,他通过李汉俊与陈独秀为首的上海共产党小组接上关系,随即和陈潭秋等在武汉组织了共产主义研究小组。得知要召开一大的消息,董必武赴上海参加大会,别的代表对他的印象多认为是忠厚长者。会后他返鄂以教育工作为掩护,宣传革命和发展组织,尤其是教育了一批家乡黄安县的革命青年。这些人后来发起黄麻起义,使当地成为红四方面军的故乡。用鲜血染红的黄安县后改名红安县,从这里还走出了另一位国家主席李先念和58位将军,成为全国第一“将军县”。
北伐军占领武汉后,董必武成为湖北省政府三常委之一。大革命失败后,党组织安排他赴苏联学习五年。1932年董必武回国后进入江西苏区,任中华苏维埃共和国最高法院院长等职。1934年他以近50岁的年龄和体弱之躯参加长征,拉着马尾巴爬过雪山,拄着拐棍走出了草地。全面抗战爆发后,中共中央派他到国统区,同周恩来一起主持南方局工作。在1945年中共“七大”上,他被选为政治局委员。
董必武长期是一个学者型领导,工于律诗、书法,且通晓英、日、俄三种外语,法学造诣尤深。他长期在国民党统治区做统战工作,以学识和风采感动各界。1945年联合国成立大会在旧金山举行,董必武作为中国解放区代表参加。起初代表团中许多人认为共产党都是粗俗的农民造反者,一路上与董必武接触,才知道竟是这样有学识的人!
新中国成立后不久。董必武后因年岁已高,主要担负名誉性职务,“文革”中还代理国家主席。因惟有他与毛泽东在党内资格最老,受命主持党史编写,在极“左”环境中却难下笔。1975年4月2日,董老在89岁时因肝癌去世。病榻上的毛泽东得知后多日伤感不已。
渴望国产飞机上天
三个子女取名都带“羽”
董老一生特别关心中国的科技发展,早在解放前,董老就一直梦想着中国可以自己造飞机上天。于是他便给自己的3个子女均取了个带“羽”字的名字:老大董良羽、老二董良翚(音“huī”)、老三董良翮(音“hé”),意寓他的这一愿望早日实现。新中国成立后,董老更是极力关注科技的发展。他关心当时人民币含金量低,提出要加强开采金矿;后来又拖着年迈之躯去找有关科学家谈如何发挥超声波的作用。
(作者为国防大学战略教研部教授、少将,国防大学军事历史学科带头人)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