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华网广州6月12日电(记者孔博 王攀 毛一竹)陈经勇不是第一次演讲,也不是第一次参加选举。但7日下午,当陈经勇作为第一位演讲人出现在阳江市委扩大会议上时,今年43岁的他仍然由于紧张而忘记了向100多位选举人介绍自己的姓名和职务。
“我现在就像一名考生,等候检验。”曾在农村和乡镇工作过,现任阳江市高新科技区管委会主任的陈经勇,竞选的是广东省阳江市阳西县县委书记一职。和他一起竞选的,还有该市各部门其他6名官员。他们中的优胜者将担任起带领阳西县50万人口谋求“幸福发展之路”的重大责任。
位于中国经济大省广东西部的阳江市,以精美的钢制刀具、富有魅力的海水浴场驰名远近。该市市委书记、这场竞选活动的发起者林少春说,作为一项“创举”,阳江发起这场竞选,目的是让那些想担任县委书记职位的官员们,“公开站出来向广大干部群众说明”,尤其是要把重要干部岗位的任免权力落实到广大党员和群众中去。
在中国共产党迎来建党90周年之际,阳江的尝试被视为中国共产党近年来推进党内民主、加强队伍建设的又一项创新举措而备受关注。地方县一级在中国的组织结构中处于关键地位,县委书记是中国共产党执政治国的骨干力量。
“有人担心中国共产党推进党内民主的步伐会放缓甚至是停滞,但包括阳江在内的各项创新举措表明,这种担心是不必要的。”中国国家行政学院教授竹立家说,“对于执政党而言,干部选拔的最大问题之一在于谁有初始提名权,尤其是一把手岗位。在阳江的改革中,只要符合条件的人员都可以报名,这种做法非常新颖。”
事实上,近年来中国共产党一直没有停止通过民主选举等多种手段扩大党内民主的制度建设探索步伐。2007年,中共十七大报告要求“推广基层党组织领导班子成员由党员和群众公开推荐与上级党组织推荐相结合的办法”,被视为基层特别是乡镇一级不断推进“公推直选”党组织负责人的信号。
2008年,贵阳市4个区(县)党委书记公推竞岗,通过市委委员无记名差额票决。今年初,江苏省通过“公推票决”的方式,选出无锡等3个市的市委书记。在上半年的村、社区党组织换届中,广东多个地方采用“公推直选”的方式选出党的基层组织书记。
阳江市委常委、组织部长黎泽林介绍说,阳江向全市印发了竞争性选拔阳西县委书记人选的工作方案。经审查,全市干部中符合报名条件的有21人,实际报名的7人。这些参选人有一周的准备时间,并最终在选举当天上午获得公开演说的题目,通过演说赢得投票。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