logo
 
头条回顾 联系方式:029-86519800 华商网官方微博
新闻首页 陕 西 调查·策划 国 内 时 评 社 会 国 际 图 片 网 事 娱 乐 体 育 人事任免 世园会 问道楼观
热点:皮革废料变胶囊 西安墓园 西安城墙假货之争 中华儒商诈捐 《泰坦尼克》热映 31届香港电影金像奖 柏树林古建筑失火 渣土车撞出租车  
华商网 > 新闻 > 国际博览
国际刑事法庭下达卡扎菲逮捕令将遭遇执行难
http://news.hsw.cn    来源: 新京报  2011-06-29 08:16
华商彩信手机报,精彩资讯早知道!移动用户发‘HSB’到 10658000定制,3元/月!
 
推 荐
警方清理涉黄“茶馆”
警方清理涉黄“茶馆”
百万人民币在美国买的房
百万人民币在美国买的房
·女白领溺死13岁双胞胎脑瘫儿 一审被判五年(图)
·内地妙龄女裸死澳门酒店 涉劫杀或另有内情(图)
·新华网:个税起征点3000未变 没再涨并非无视民意
·企业员工向实习生多次求爱遭拒绝 持刀残忍行凶
·男子不满女生轻视 为证明自己有胆强暴朋友女友
·宋山木要求单方面测谎 称没拍裸照没打威胁电话
 

  6月27日,利比亚米苏拉塔,国际刑事法院下达对卡扎菲的逮捕令后,一些反对派成员集会庆祝。

  27日,总部设在荷兰海牙的国际刑事法院正式对利比亚领导人卡扎菲、他的儿子赛义夫和情报主管等三人签发逮捕令,对他们实施全球通缉。逮捕令发出后,利比亚政府立刻进行反驳,国际社会对此也产生分歧,本就紧张的利比亚局势再度僵持。

  国际刑事法院为何对卡扎菲这样一个现任国家元首发出逮捕令,它的权力从何而来?逮捕令是如何出台的?利比亚并不是《罗马规约》的缔约国,它需要理会国际刑事法院的决议吗?这张逮捕令,最终谁会来执行呢?

  出台过程

  三个月酝酿出逮捕令

  国际刑事法院与卡扎菲之间的较量,与今年2月利比亚出现的动荡局势有关。

  2011年2月15日,利比亚第二大城市班加西出现了反对卡扎菲的游行示威,示威者与军警发生冲突,造成多名平民死伤。随后几天示威愈演愈烈,联合国开始介入利比亚问题。

  2月26日,联合国安理会就利比亚问题通过了1970号决议,决议不仅要求在利比亚设立禁飞区,还特别提到“将2011年2月15日以来的利比亚局势问题移交国际刑事法院检察官……请检察官在本决议通过后两个月内、并在其后每六个月向安理会报告根据本决议采取的行动。”

  1970号决议通过一周后,国际刑事法院首席检察官、阿根廷人奥坎波就公开宣布,对利比亚领导人卡扎菲以及其他16名高级官员的刑事调查已经启动。

  按照程序,国际刑事案件如果立案,首先要有个人或组织提起诉讼,检察人员要进行调查取证并交由法官作出是否逮捕涉案人员的决定。通常取证阶段比较耗时,但由于此案得到联合国安理会授权,联合国决议通过后几天内,国际刑事法院的检察官们就收到了大量证据,证实利比亚政府存在侵犯人权的行为。经过两个月的调查后,5月4日,奥坎波向安理会汇报了调查内容和起诉工作,并得到安理会的认可。

  5月16日,奥坎波宣布向国际刑事法院正式递交了逮捕卡扎菲、赛义夫和塞努西的申请,并在等待法官的评估。6月27日,法官评估结束,国际刑事法院首席法官桑基·摩纳根表示,有确凿的证据显示卡扎菲父子对利比亚平民大量死亡负有间接刑事责任,正式签发了逮捕令。

  逮捕依据

  权力来自联合国规约

  国际刑事法院的逮捕令震惊世界。这到底是怎样一个机构,它凭什么能够对一个国家的元首下达逮捕令呢?

  国际刑事法院是根据联合国1998年7月17日通过的《国际刑事法院规约》(又称《罗马规约》)的规定,于2002年7月1日正式成立的。当初成立国际刑事法院的目的主要是维护人权的普遍性原则,即在一国国内法院不能自主审理并保护该国人权的情况下,国际刑事法院将承担起对该国犯有种族灭绝罪、战争罪、反人类罪和侵略罪等罪行的个人追究刑事责任。

  虽然利比亚并不是《罗马规约》的缔约国,但《罗马规约》规定,任何国家、组织和个人“不得对本规约作出保留”,这意味着利比亚等非缔约国也不能摆脱《罗马规约》和国际刑事法院的管辖。

  国际刑事法院首席检察官奥坎波指出,对卡扎菲等3人的通缉是以反人类罪的名义发出的,而不是战争罪。未来国际刑事法院可能会发起针对利比亚政府、反对派,乃至北约部队的战争罪调查。

  国内争论

  逮捕令加速利比亚分裂

  利比亚战局僵持不下,国际刑事法院的一纸逮捕令,令利比亚局势更加复杂。

  27日,国际刑事法院对卡扎菲等人的逮捕令签发数小时后,利比亚政府发言人穆萨·易卜拉欣和司法部长穆罕默德·高穆迪共同举行了一次新闻发布会。两人高调抨击国际刑事法院的决定。

  高穆迪称:“利比亚不接受国际刑事法院的决定,它已经成为西方世界起诉第三世界领导人的工具。”高穆迪还说,“革命领导人(卡扎菲)和他的儿子没在利比亚政府内担任任何职务,因此国际刑事法院的起诉与他们毫无关系。”卡扎菲自从在1969年领导革命建立政权后,对内只称为革命领导人和上校,没有正式的官方头衔。

  穆萨则说,国际刑事法院的决定不会有任何效果,利比亚人依然支持卡扎菲。

  不过,利比亚反对派“全国过渡委员会”对逮捕令表示欢迎。该委员会主席贾利勒说,他们非常欢迎这一举措,因为借此可让全世界认识到卡扎菲所犯的罪行,他还呼吁卡扎菲的支持者立刻抛弃卡扎菲,否则这些人也将和卡扎菲一样受到法律的制裁。

  国际分歧

  逮捕令能解决利局势?

  对卡扎菲的逮捕令,是国际刑事法院第二次向现任国家领导人下达逮捕令,这在国际社会引起争议。

  英美等国对国际刑事法院的做法表示支持。白宫表示,这说明卡扎菲已经在利比亚的政治格局中失去了执政的合法性,现在是他下台的时候了。英国外交大臣黑格直言:“卡扎菲应该立刻走人。”他还呼吁利比亚人民抛弃卡扎菲,因为卡扎菲已经被国际社会所抛弃。

  不过,俄罗斯的态度并不明朗。俄外交部长谢尔盖·拉夫罗夫一方面强调,国际刑事法院对卡扎菲罪行的调查是公正的,但拉夫罗夫同时表示,国际刑事法院的逮捕令会对利比亚的局势带来负面影响。

  一直参与调停的南非总统祖马则对国际刑事法院下达的逮捕令表示失望。祖马通过发言人称,现在正是调停利比亚的关键时期,这时出台逮捕令,破坏了非洲联盟此前所做的工作。

  执行难题

  谁出面逮捕卡扎菲?

  虽然国际刑事法院强势对卡扎菲下达逮捕令,但仅凭一张逮捕令,就能让卡扎菲低头吗?

  国际舆论认为,国际刑事法院即使做出了逮捕卡扎菲等3名利比亚高官的决定,但将面临“执行难”的困境。

  由于国际刑事法院没有警察,只能依靠其成员国进行逮捕。但这将不可避免地会受到各国不同政治立场等因素的影响,所以逮捕令一般没有执行力。比如,国际刑事法院此前对苏丹总统巴希尔发出逮捕令,但巴希尔不仅在国内获得广泛支持,不少非洲国家也没有把他视为“罪犯”。巴希尔在被“通缉”后,还可以自由地出国访问。

  就目前局势而言,国际刑事法院的逮捕令,对卡扎菲不会产生任何现实上的威胁。不过有分析称,逮捕令发出后,或许会让北约更加名正言顺地对卡扎菲进行打击。这是卡扎菲面临的一个挑战。同时,如果卡扎菲今后被迫流亡国外,也可能因为这张逮捕令被送上国际刑事法庭。因为按照《罗马规约》,逮捕令一旦签发就终身有效。

  国际组织国际司法项目主管理查德·迪克尔认为,国际刑事法院的法官和检察官们也知道不会立刻抓到卡扎菲,但签发逮捕令传递了一个信号,说明“法律能追究任何自认为不受管束的人的责任”。迪克尔说,逮捕令到逮捕之间,有很长的路要走,这是国际刑事法院的“薄弱环节”。

  (张乐)

编辑:温磊
分享到微博:
 
 
  相关新闻
·国际刑事法庭下达卡扎菲逮捕令将遭遇执行难   11-06-29 08:16
·国际刑事法院以反人类罪通缉卡扎菲父子(图)   11-06-28 08:50
·卡扎菲同意不参加利和平谈判 或成立过渡政府   11-06-27 08:41
·人权组织称未发现卡扎菲令士兵强奸妇女证据   11-06-26 14:00
 
 
版权申明
一、原创内容页
① 华商报、华商晨报、新文化报、重庆时报、大众生活报所有自采新闻(含图片、音视频)独家授权华商网发布,未经书面授权不得转载或镜像;授权转载应在授权范围内使用,并注明来源,例:“华商网-华商报”。
② 部分内容转载自其他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
备注:华商网独家原创,转载请联系029-86519800 (详见华商网申明
二、华商网提供上传空间、链接及论坛/博客/评论等服务页面的免责申明
① 所有图片、音视频标明来源,有作者姓名要详细标注
② 华商网为用户提供上传空间服务,对用户传输内容不做修改或编辑。当著作权人和/或依法可以行使信息网络传播权的权利人发现上传内容侵犯其信息网络传播权时,应向华商网发出权利通知,华商网将根据相关法律规定采取措施删除相关内容。(详见华商网申明
 
  华商新闻-陕西西安权威原创新闻门户_华商网

本地 新闻 财经 数码 教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