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医生隔着层流舱的玻璃交流乐乐(化名)的病情,为接下来的骨髓移植做准备 本报记者王警摄
华商报讯(记者 刘立春 实习记者 王世华) 昨晚,在西京医院血液科,爱心在传递着,福州骨髓捐献志愿者李军含有造血干细胞的血液缓缓输入乐乐(化名)体内,给乐乐带来生的希望。
湖北籍男孩
8岁时被确诊白血病
今年10岁的乐乐老家在湖北,因父母在西安做生意,便一直住在西安。2009年4月,乐乐突然说他耳朵疼,“一开始我们以为孩子是中耳炎,便按照中耳炎治疗。”乐乐妈妈崔女士说。可后来,乐乐出现头晕、乏力等贫血症状,后经医院确诊为急性非淋巴细胞性白血病。从那时起,乐乐就没再去过学校,他住进西京医院血液科,医院专门为他制定了治疗方案,一直进行化疗。“2010年3月,我们建议家属通过中华骨髓库寻找配对骨髓,没想到真找到了。”昨日下午,乐乐的主治医生董宝侠说。
福州军人
“早点捐献就能早点救他”
2010年3月16日,好消息传来,乐乐与在福州一名现役士兵李军骨髓配型成功,李军是福州市首例军人骨髓捐献者。
据福州市红十字会负责人介绍,李军,24岁,2008年5月加入中华骨髓库,成为一名志愿者。7月8日,李军入住福建省肿瘤医院,做准备工作。得知昨日凌晨3时就要做采集工作时,李军当即表示:“早一点捐献,就能早一点救他,我愿意。”7月11日上午,经过4个小时的采集,福州市红十字会的工作人员携带含有55毫升造血干细胞的血液飞往西安。
昨日下午,在西京医院血液科,记者通过电话和乐乐进行了交流,他说,“感觉还好,谢谢那个叔叔为我捐献骨髓。”
昨晚7时40分,西京医院血液科医生董宝侠说,从昨日下午6时50分起,李军捐献的55毫升含有造血干细胞的血液开始缓缓输入乐乐的体内,成功完成骨髓移植。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