还有数据差异上,最典型的一个特征,就是我们根本不知道孩子在想什么,我们在扼杀孩子的想象力,这是超市,家长看到孩子在玩,家长根本看不懂孩子在做什么,想象力完全不一样,我们需要做的是一方面引导,一方面帮助他们的想象力继续向其他方面发展。
归根结底,家长认为好的动画,是具有教育意义的,阳光的,孩子认为好的,有趣占31%,好看占24%,打斗场面要好看,如果同意说,阳光、积极的、好玩的作品就是好的动画片,你是不是就可以无限制的给孩子推荐呢?不行,还是有风险的。
在座的都是成年人,首先这个视频很好玩,第二个这个视频很阳光,至少看起来很阳光,同时具有教育意义,这个片子前面30秒以内,你都觉得它还是一个小孩子的片子,而且小孩子的造型很可爱,随着孩子找玩具,对社会的认可,造型很可爱,也很阳光,是不是可以给小孩看呢?非常危险,这是一个讲同性恋的片子,再往后看的情况下,可能就很严肃了,这样的片子给了孩子来说,就是非常非常危险的片子,但是它非常符合刚才说的条件,就是很阳光,第二个很好看。
类似这样的片子也很危险,就是迪斯尼的猫的故事,非常乱的一只猫,它也是一个公益广告,猫有九条命,但是你只有一次,我们现在讨论的另外一个话题就是动漫产品很多,分级和安全是非常重要的。这个话题放在这里,没有人怀疑,大家认为动漫的安全性要提上议程,44%的家长动漫要分级,43%认为应该有比较,80后的父母88%认为要分级,分级的方式就是按年龄和收看对象分级。
除此之外,大家可以动漫产品存在的问题,一个是内容良莠不齐,再一个是产品少,内容成人化,还有55%以上的人反映的问题,经常有一些动画诱导孩子消费为目的,一些动画衍生品就产生了,我们至少有一些片子是喜欢的,一些有教育意义的、生动的。
家长愿意为它花费的内容很明显,家长愿意在教育产品上花大量的费用,这个是每个月的投入量,一个是1块钱到50,一直到500,非80后父母、80后父母,大部分的家长愿意支付200到300的参数,这个投入量是很大的,我们最后测出来的一个平均值,在动漫教育领域每个月的费用是230块钱,今天是7月,现在就有2.8亿的儿童是我们的服务对象,如果每人是230块钱的月均消费情况,90%的家长都生于70到80后,这个数据在不断的庞大。
最终的结果就是导致我们研究一些新的产品,这些产品跟儿童动漫相关的,我们以前早教机,我们研究了一个最新的东西就是儿童的平板电脑,如果你家里买过苹果的产品,如果家长有孩子,你拿到这个苹果电脑的机率很低,大部分时间在孩子手里,我们需要做一些儿童数字平台的搭建,我们主要做信息集成的搭建,包括定制内容、电子读物、游戏,我们更倾向于做跟信息安全有关的东西。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