logo
 
头条回顾 联系方式:029-86519800 华商网官方微博
新闻首页 陕 西 调查·策划 国 内 时 评 社 会 国 际 图 片 网 事 娱 乐 体 育 人事任免 世园会 问道楼观
热点:皮革废料变胶囊 西安墓园 西安城墙假货之争 中华儒商诈捐 《泰坦尼克》热映 31届香港电影金像奖 柏树林古建筑失火 渣土车撞出租车  
华商网 > 新闻 > 陕西
电梯如何保障乘客安全 专家称被困电梯千万别扒门
http://news.hsw.cn    来源: 华商网-华商报  2011-07-17 07:20
华商彩信手机报,精彩资讯早知道!移动用户发‘HSB’到 10658000定制,3元/月!
 
推 荐
令人唏嘘的落魄体育明星
令人唏嘘的落魄体育明星
体操前世界冠军地铁乞讨
体操前世界冠军地铁乞讨
·美国等30余国承认利比亚反对派为唯一合法代表
·昔日体操冠军街头卖艺 受伤退役多次盗窃(图)
·聚焦中国抗通胀:33年后百万富翁不如当年万元户
·无业青年建“打架QQ群” 扬言“称霸”当地(图)
·陕西城固县“法制培训班”被指虐待关押上访者
·失明女子拒当煤老板“小三” 称宁瞎也不受污染
 
  核心提示: “电梯有一点故障,乘客就恐慌不已;电梯刚一停,就想掰轿门……其实电梯的保护装置很多,乘客的盲目自救其实是非常危险的。”7月13日,这家电梯公司的魏工程师说。“限速器、安全钳、缓冲器、轿厢门锁……电梯必备的安全保护装置就有近20种。不管哪个安全按钮被触动,电梯都会启动相应的安全装置。即使电梯出现故障,只要耐心等待是不会对人造成伤害的。”
 

 

  ■电梯运行速度失控怎么办

  乘客应保持镇定,时间允许时可手扶轿壁,脚跟提起,双膝弯曲,以减少电梯突然停止时冲击造成的伤害。

  ■不用担心被困电梯会窒息

  在狭窄闷热的电梯里,乘客可能担心受困后会窒息而死。专业人士介绍,国家对电梯的通风有严格规定,即使被困轿厢,通风系统也是正常的。电梯一些连接的位置都有缝隙,这些缝隙一般来讲足够人的呼吸需要。“很多人在里面出现呼吸问题,都是因为恐惧加上能量消耗太大导致的。”

  这些乘梯陋习你有吗

  1.用脚或东西阻挡轿门关闭

  日立电梯(中国)有限公司陕西分公司维保部维保一科科长杨育红介绍:“这种做法是很危险的,因为轿门都是依靠光幕的发射和接收来开启和关闭的,但是光幕也有盲点,要是脚刚好处于盲点位置,电梯就感觉不到而关闭,容易对人身造成意外伤害。”

  此外,用别的物品强行阻挡电梯关门时,电梯主板就会接收到轿门安全装置发出的信号,如果信号累计过多,电梯就会以为发生了故障而关门锁死,这时也易造成伤害。“其实轿厢里有开门键,只要长摁这个开门键,轿门就会始终打开。”杨育红说。

  2.不注意轿厢卫生,垃圾围梯

  魏工程师说,轿厢底槛和厅门底槛之间有2.5至3厘米的间隙,如果杂物丢到这个间隙内,可能会掉到其他层某一个开关或触点上,也或者会掉在底槛槽里,造成下一次运行障碍,导致电梯门无法开关。“还有小区居民的狗在轿厢里大小便,如果污水流到轿厢底部的电子元件上,也有可能造成故障。”

  3.乘坐电梯时,每层按键都按下

  “有些孩子在乘坐电梯时,由于好奇等原因会将每层的按键都按一下,这样其实是非常浪费的。”杨育红说,按照一部功率18千瓦的普通住宅电梯,每天运行8小时计算,每天一部电梯光电费平均得60元,而电梯运行一个来回,电费平均为0.5元。

  4.电梯门打开不看就往里走

  “电梯其实有两层门,里面一层是轿厢门,外边一层是厅门,电梯门打开后进出一定要格外注意轿厢是否平层。”杨育红说,万一电梯未达楼层便停车开门,此时一些习惯性行为(如聊天、打手机等)都会让你疏忽,多迈一步就掉进了梯井里。本版稿件由本报记者 周金柱 采写

编辑:温磊
分享到微博:
 返回新闻频道首页·进入华商论坛
 
  相关新闻
 
 
版权申明
一、原创内容页
① 华商报、华商晨报、新文化报、重庆时报、大众生活报所有自采新闻(含图片、音视频)独家授权华商网发布,未经书面授权不得转载或镜像;授权转载应在授权范围内使用,并注明来源,例:“华商网-华商报”。
② 部分内容转载自其他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
备注:华商网独家原创,转载请联系029-86519800 (详见华商网申明
二、华商网提供上传空间、链接及论坛/博客/评论等服务页面的免责申明
① 所有图片、音视频标明来源,有作者姓名要详细标注
② 华商网为用户提供上传空间服务,对用户传输内容不做修改或编辑。当著作权人和/或依法可以行使信息网络传播权的权利人发现上传内容侵犯其信息网络传播权时,应向华商网发出权利通知,华商网将根据相关法律规定采取措施删除相关内容。(详见华商网申明
 
  华商新闻-陕西西安权威原创新闻门户_华商网

本地 新闻 财经 数码 教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