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交警检查陕AF9494司机相关证照 本报记者 汤继颖 摄
华商网-华商报讯(记者 王卫平)昨日起,西安市31条主要通道设置了31个固定检查点,开始24小时检查渣土车。此外,各区根据实际情况,还增加了若干流动检查点。
从昨日深夜至今日凌晨,西安市政府副秘书长焦维发带领市容园林局、城管执法局、交警支队、市建筑垃圾整治办等部门开始夜查渣土车。
昨晚11时许,正当执法人员在西三环执法时,一辆车牌号为陕AF9494的渣土车开了过来。被叫停后,交警发现这辆车遮挡了前后牌照、污损了放大号、车载GPS系统失去信号、没按规定装顶灯、司机没带驾照、司机无渣土车驾驶资质、未按规定行驶线路行驶等涉嫌10项违法违规行为。交管部门立即对车辆进行暂扣,并将司机带回调查。
据悉,从7月20日晚开始,西安市在全市设置31个固定检查点,约600名工作人员24小时轮流值班,坚决杜绝各类严重违法违规清运行为。继续加强资质车队管理,坚持统计各资质车队违章率,从2011年7月至2012年7月,每半年淘汰10%落后企业。
西安市交警支队也从即日起开展为期3个月的集中整治活动,对渣土车超载、超速、逆行、闯信号灯、违法抛撒等行为进行严厉打击。将利用GPS监控车速,二环内外最高车速分别为每小时40公里和60公里。若违法5次,驾驶员就必须进行安全培训,并对车辆进行调查。
针对本报19日报道的《疯狂渣土车一夜倾倒12堆土》,将由市交警支队利用GPS定位系统锁定倾倒车辆,车辆所在区市容环卫主管部门按规定取消车辆清运资质,涉案驾驶员进入“黑名单”,终身不得在西安地区从事建筑垃圾清运工作,并按规定对车辆所在车队做出处理。同时,建议由市公安局处突支队对涉案车辆驾驶员行政拘留,市交警支队注销涉案车辆牌照、吊销车辆驾驶员驾驶证,灞桥区人民政府追究相关管理人员责任,将处理结果报市政府并向社会公布。
工地赶进度拉土赶速度
渣土车“7月很嚣张”
近日,许多市民打进本报热线,有的表达对渣土车违法的愤慨,有的举报渣土车违法现象,也有的对治理渣土车提出建议。昨日,记者走访西安市容园林、城管执法、交警等部门,对市民集中反映的问题进行回复。
昨日记者获悉,新城区建筑渣土管理部门已率先实行“黑名单”制度,对本辖区内多次违法、屡教不改的渣土车司机禁入当地清运企业。
据西安市市容园林局相关人士介绍,上半年许多工地被责令停工,晚上施工受到严格限制,进入7月,建设单位为赶工期,工地加快了建设速度,导致渣土车出现“井喷”现象,部分司机法律意识淡薄,随意抛撒和交通肇事现象时有发生。
市容园林局相关人士表示,西安市区每个开工的工地都必须要有冲洗设备,24小时监控渣土车工地运土状况,近期进行了多次突击检查,一旦发现有违规现象,责令工地停工。
据介绍,按照规定,对违法率较高的清运企业,每季度按一定比例予以淘汰。现实中,由于司机违法行为,导致车队承担较重后果,然而司机个人却没有受到限制,个人惩处较轻。如果车队被淘汰,司机可以到其他车队开车。
城管执法部门表示,虽然渣土车上装有GPS系统,但执法人员检查中发现,渣土车明明在现场,可通过GPS系统查看,该车的GPS信号显示在别处。GPS装置被改装后,又涂抹车牌、放大号,闯红灯、超速等现象难以受到管控。
交警部门表示,对私自改装GPS的渣土车会责令车辆停滞,接受检查,对车队和车主进行处理。同时,执法过程中也经常发现渣土车胡乱鸣笛现象,由于鸣笛是一瞬间的行为,取证难度较大,民警可现场通过技术手段认定。如发现渣土车沿路抛撒并造成严重后果,执法部门确定司机身份后,可移交公安机关处理。本报记者 宋飞鸿
一死一重伤昨晨又酿惨剧
本报讯(记者 陈静涛)昨日早上近7时,西安西二环上,一辆渣土车撞翻了一辆电动车,车上年仅20岁的女子被撞身亡,另一位40多岁的男子伤势严重,经初步诊断为脑部挫伤。目前交警莲湖大队正在进一步调查处理。
记者在昆明路与西二环交界处的事故现场看到,西二环从北往南的主干道中间,一辆渣土车车头却朝北斜着停放在路中间,一辆电动车被压在了车头下面。另一辆渣土车车头同样朝北,撞在了路边的路灯杆上,驾驶室司机位置前被撞了一个大坑,严重变形,前挡风玻璃碎片散了一地。该车司机胳膊受伤,对于如何撞上的,却不愿透露。现场有市民说,前边的渣土车撞上了电动车,紧跟其后的这辆渣土车就撞上了路灯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