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益救援却要自己搭钱的问题一直是公益救援队发展的掣肘,壹基金救援联盟总干事蒋怡李在参加中国泛户外精英高峰论坛时透露,联盟已在运作为救援队的必要支出费用“买单”,并计划通过上长期保险等措施,降低民间救援队队员的救援风险。
怕让“公益”变了味
以前,民间救援队在进行救援时,队员全都是义务参与,不仅不收取被救助者的费用,反而还要自己垫付费用,虽然队员都是从公益救援的角度出发,但是长此以往并非是良好的运营机制。没有资金等保障的问题困扰着救援队伍本身,但即使能有赞助,公益救援队也不太乐于接受商业赞助,怕让“公益”变了味。
蒋怡李介绍,壹基金救援联盟正是发现了这一问题,从去年5月开始正式为包括民间救援队提供救援支援保障,目前在全国范围内已有近200支救援队加入联盟,北京地区则包括绿野救援队、山岳救援队等9支救援队。“但各救援队保留自己的受理求救电话的渠道,联盟并没有统一的救援电话。”蒋怡李说,联盟只提供救援支持,不干涉救援工作。
保险却不能即时生效
蒋怡李说,经过近一年的工作,联盟已在着手解决保险、救援费用等问题。保险以前都是由救援队统一参保,但由于救援属于突发状况,队员第一时间前往救援,保险却不能即时生效,存在风险。联盟也在与保险公司协商如何解决这一问题,目前采取的方式是给部分参与救援较频繁的队员上长期保险,保额在10万到20万元之间。去年联盟参与几次救援行动中,救援队的交通费用、餐饮费用也得到报销。“目前我们也是在摸索阶段,寻找最合理的方式。”蒋怡李说,壹基金的善款管理制度很严格,“保险怎么上,报销怎样合理,现在都没有确定下来。”
获得更多的慈善捐助
目前,救援联盟已拥有卫星电话,以及价值几十万元的卫星接收发射器等高端设备,在需要时可以供救援行动使用。“在没有手机信号的地方,可以组建一个指挥部。”蒋怡李说,壹基金救援联盟相比各救援队,足够的影响力可以获得更多的慈善捐助。
蒋怡李透露,联盟正在运作寻求汽车厂商支持,将来救援队行动时,有望用上救援车辆。融合地图、GPS、救援指挥功能于一身的终端设备,今后也有可能装备到救援队员手中。 据北京晨报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