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限购令”扩容的消息渐行渐近了。据报道,住建部日前已经下发文件,要求各省在8月20日之前上报所辖区内各城市的上半年房地产市场调控工作情况,并给出限购五大标准。业内预计,8月份二三线城市限购令靴子落地。
限购行政禁令以强行措施剥夺投机购房者的入市资格,缓解了当下楼市部分供求矛盾,并取得了一定绩效。但需要指出的是,限购令进一步辐射二三线城市并非万全之策,抑制社会游资频频出入楼市的关键还在于,要为社会资金广开正规流通渠道,并从土地市场源头开始厘清房地产业的各种乱象。否则,限购令松手之时,很可能就是游资报复性回流楼市之际。
在这个炎炎夏日,曾领涨全国的一线城市房价并未呈现出往年的火爆之景。限购令将炒楼者隔绝在了楼市之外,也给刚需购房者留下一时观望喘息之机。客观而言,限购令在其所发力城市的确取得了立竿见影的成绩,统计数据也证实了被限购的39座城市6月份房价涨幅低于非限购城市的同期表现。在房价久调不降的大背景下,限购令的实践给楼市带来了寒意,业界认为该“杀手锏”或将会被继续深入推行,而住建部此番下发的文件也恰好印证了这一猜测。事实表明,限购举措覆盖二三线城市的政令即便尚未正式出炉,“逼人的调控效果”已然发力,并致使部分城市恐慌性抛盘。值得注意的是,在投机气氛较浓的温州等地,前期通过大笔借贷资金炒楼者的看跌心态渐浓,纷纷降价出售房产,以期先他人一步盘活资金。
在此需要指出的是,限购令“药效”虽猛但却并非长久之策。毕竟在市场经济中,行政管制措施仅是对市场失灵的临时纠偏,不可能取而代之。而且,近期二三线城市房价高歌猛进,一定程度上也是限购令引发的挤出效应使然。那些在大型城市被限制购房的资金,纷纷转而寻求周边卫星城市的投资机会。受到这些购房需求的冲击,相关二三线城市的房价也水涨船高。北京购房者将目光转向河北廊坊与燕郊等地、厦门投资者寻求泉州楼市安置资金等,均是现实例证。如若社会资金青睐投机暴利的热情不减,限购令扩容或许能在短期内给二三线楼市降温,但却可能倒逼社会资金向其他地方楼市、抑或是某种投机商品游离,进而引发“新火情”。
就此而言,调控部门在祭出限购令救急的同时,也应当未雨绸缪地为引导社会游资布局。当下,从煤矿、股市、楼市剥离出来的资金往往面临投资方向不明的困惑。融资成本高企蚕食了实体企业的盈利空间、垄断厚利部门又屡屡以 “玻璃门”阻隔民资进入。进退维谷之间,部分民间资本甚至不惜远渡海外炒楼获利,而中药、大蒜等农产品也可能成为部分投机者的“新猎物”。常言道,堵不如疏,既然调控部门关闭了炒楼大门,那么就应当同时以公开透明的信息对民间资金做出指导。另一方面,楼市尽早恢复消费品属性,也有助于降低游资觊觎楼市的冲动。一直以来,围绕楼市调控的各项举措大都指向终端房价,但在土地制度方面却缺乏严格管控。在地方行政部门对土地出让市场拥有强势话语权的背景下,寻租腐败难免滋生,并成为之后房价体系紊乱的始作俑者。故此,理顺房地产业各方利益,尚需从整个产业链条着眼、从市场体制深处着手,才能够期望房地产市场真正的长治久安。
限购令所到之处,房价涨势均有受挫。但这一行政指令只是应急之举,无力承担过重厚望。房价乱象的根治,仍需继续探索与努力。(马红漫 经济学博士)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