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路面标线让很多司机“有点懵”。记者翟小雪 实习生王琦 摄
昨日是唐延路-沣惠南路“双改单”的第一天,虽然路面上有交警指挥、城管疏导,但突然改变的通行方式,让驾车市民有些不适应,总体感觉是“有点懵”,不知道“该咋走”。交管部门表示,这需要一个适应过程。
记者目击
一遇路口就堵车 晚间情况好转
早晨8时许,记者驱车由昆明路行驶至沣惠南路附近,老远就看到路口有很多交警在指挥交通,还有城管队员在疏导车辆。驶入沣惠南路后,只看到宽阔的马路上,满眼都是同一个方向行驶的车,占满了整个路面。因为道路中央的双黄线还在,所以很多司机感觉“这样行驶有点怪怪的”。
改为由北向南的单行道后,沣惠南路从以前的三车道增加为六车道。可能是路突然间变宽了,选择多了,有不少车都在不停地变换车道,加塞、插队的车辆更是数不胜数,让人觉得交通秩序有点乱。
在第一个可以绕行的科技路口,直行车辆、掉头绕行需要变换车道的车辆,以及想左转又被拦下的车辆堵成了一锅粥,大约需要两至三个灯时才能通过。执勤交警和配合交警进行疏导的城管队员不但要指挥交通,还要回答很多司机提出的问题:接下来该怎么走?
不光是这个路口,大寨路和沣惠南路交界处拥堵的车辆也很多。很多从南二环下来想驶入唐延路的车看到设置在唐延路口的隔离墩后,不知道该怎么走了。
记者驾车沿沣惠南路、唐延路走一周,大约用了40分钟。只要遇到有可以绕行、掉头的路口,尤其是沣惠南路和大寨路路口、科技路口、科技七路掉头口等点段,都会有不少车辆聚集,造成局部点段的拥堵。9时40分许,高峰时段过后情况有所好转。
下午5时30分许,记者再次驾车来到沣惠南路-唐延路,发现这里的运行情况比早晨好了很多。记者驾车行驶一圈,用了23分钟。与早晨相比,行驶到路口停顿的车辆也少了。执勤交警表示,从一天的运行情况来看,晚上好了很多。记者采访到的几位司机都表示,晚上的情况好一些。
晚6时50分许,除从唐延路上南二环的路口处车流量较大以外,其他路段都还正常。
司机感受
不知该怎么走 车开得“很犹豫”
通行方式的突然改变,让很多司机感到不适应。出租车司机秦师傅告诉记者:“我今天的车开得很犹豫,因为总要想想下一步该怎么走。”
在科技路口,私家车主王先生停了下来,他说自己没看明白路边的标志牌,“禁止左转和可以掉头”。“这应该怎么走呢?我看了路边的指示才大概想明白,应该是可以从慢行道掉头至唐延路,但不允许左转直行吧。”
刘女士开着车从唐延路口左转到了大寨路与沣惠南路交界处时有点糊涂了,她压根不知道怎么走。
和他们一样有疑惑的司机师傅还不少。“每走到一个路口,都要想想下面该咋走,要不要掉头。每个司机都犹豫几秒钟,后面就不知道要压多少车了。
通行困惑
禁左又可掉头 到底该咋走?
解释:要左转,走下一个路口掉头绕行回来
在昨日的试行中,不少市民被一个标志牌搞晕:禁左、允许掉头。“现在是全线禁左,可要掉头必然得左转,怎么走?”专家提醒,如果要左转,就向前再走一个路口,然后掉头绕回来。
对此标志,王元庆教授解释,禁左是绕行的必要条件,如果不禁左就不需要绕行。当时这样设计,是因为东西方向的路太短,只有大约100多米,只能停20辆车。而此处繁华左转车辆又多,很快就会占满道路,且延伸到南北方向的主干道上来,这样就可能造成拥堵。
此外,车辆根据掉头标志从慢行道掉头后,会与对面非机动车道上的自行车、电动车冲突,很不安全。王元庆说,目前确实存在这个问题。如果最终确定实施这一方案,相关部门会在有条件的路上施划出非机动车道和掉头车道,条件达不到的路段可能会改建。他提醒市民和驾驶员注意安全。
双黄线还在 咋走不违法
解释:暂不考虑路面标线,遵循右行制行驶方式
出租车司机秦师傅说,在试行期间路面标线暂时不变,他非常能理解。但客观现象是,这样的标线会对司机造成不小的干扰,因为一看到双黄线就会不自然地靠右行驶,“总觉得过了双黄线就违法了。我要刻意提醒自己可以靠左边,有点像在国外开车。”
昨日,市交警支队、高新交警大队等相关人员都在现场观察,他们也发现了众多司机的不适应和一些问题。交管部门表示,尤其是在第一天试行时,出现这些情况是难以避免的。因为任何一种通行习惯的改变,都会带来新的问题。
交警介绍,正在试行的是一种单行加绕行的方式,也就是主干道单行,两边支路口绕行的方式,有点类似于东郊的幸福路和万寿路的通行方式。驾驶员没必要把它想得太复杂,大家可以把唐延路和沣惠南路看成是一条路,只不过是路中间的绿化带将路分成了两个半幅而已,仍然遵循右行制的方式行驶即可,暂时可以不考虑路面的双黄线等标线。
路口没有信号灯
行人咋过马路
解释:会尽快恢复信号灯
在昨日的试行中,除了司机,行人也有点不适应,因为有的路口没有了人行信号灯,大家过马路时只能在车流中穿梭。
在沣惠南路和大寨路路口,东西和南北方向都有斑马线,但上方的人行信号灯却不亮。市民过马路时都小心翼翼的,“车这么多却没红绿灯,都不知道咋过呀,危险得很。”对此,交管部门及长安大学现场调研的人员也注意到了,他们表示,会尽快恢复人行信号灯,至少留出足够时间保证行人安全过马路。
据了解,这个单行交通组织方案是高新区管委会委托长安大学进行多次设计论证,并邀请全国多位专家论证过的。长安大学交通工程研究所副所长王元庆教授说,从总体情况看,南北方向速度比以前增加;东西方向早晨有点堵;局部可掉头点段有点乱。他们会根据这些统计数据分析各项指标,再做出评估。
本组稿件均由记者 郭欣采写
|